第二章霓裳(四上)
“下旨給郭子儀,命他在本月之內,必須拿下井陘關。趁安祿山、史思明兩賊無暇北顧之機,一舉拿下他們的老巢!”
“下旨給河北各地從賊官員,朕知道他們先前是被逼無奈,準許他們戴罪立功。凡向王師獻城歸降者,皆既往不咎。如果屬吏能殺其官長獻城,朕則以其官長原職授之。如有人能擒拿安祿山、史思明二人的死黨或者家眷,皆封侯!”
“下旨給山南東道和淮南道治下各州郡,著令地方官員自組團練防賊。如再有聞賊兵旗鼓而先逃者,定斬不赦!”
“下旨給程千裏……”
“下旨給邊令誠……”
空曠冰冷的金鑾殿上,李隆基的咆哮在四下回蕩。
“命,命,這不是把前線將士和地方官員們往叛賊那邊逼麼?”太子太傅陳希烈不忍心看皇帝陛下繼續胡折騰,側過頭,偷偷給楊國忠使眼色。楊國忠卻眼觀鼻,鼻觀心,根本不肯舍身往李隆基的刀尖上撞!
“果然是既沒宰相之才幹,又沒宰相之擔當!”反複幾次暗示都沒得到回應,陳希烈心中暗自歎氣。當年老左相賀知章點評朝中人物,曾經親口說過,李林甫有宰相之才,沒宰相之德,所以必然會給其繼任者留下一堆難以收拾的爛攤子。而楊國忠,則是‘既沒宰相之才,又沒宰相之德!’一旦身居高位,必然給大唐帶來災難。
當時陳希烈正跟楊國忠交好,還偷偷笑過賀知章是“自家失意肚子裏犯酸”,如今回想起來,賀老夫子當年眼光是何等的獨到!!
明白不能指望楊國忠出麵勸皇帝陛下收回成命。素有琉璃球之名的陳希烈隻得自己硬著頭皮出列,衝著臉色已經黑的李隆基輕輕拱手,“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說!繞那麼大彎子做什麼?朕什麼時候降罪過敢諫之臣來!”李隆基停止咆哮,皺著眉頭瞪了陳希烈一眼,沒好氣地命令。
“臣遵旨”陳希烈心裏一緊,說話愈心翼翼,“臣曾經聽聞民間有雲,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如今我大唐之疾,乃偶感風寒。雖然來勢洶洶,卻未必威脅腹心。所以這用藥麼,也切忌過猛。否則……”
“否則什麼,沒有否則!”李隆基根本聽不進去,咆哮著打斷。“朕倒是想慢慢地梳理,可老天會給朕那麼多時間麼?一旦朕哪天無法視事了,就憑他們……”
伸手指向楊國忠,他的咆哮轉為冷笑,“你看看他這摸樣,像個能任事的宰相麼?”
“陛下息怒,臣確實無能,甘領責罰!”楊國忠又氣又怕,躬下身軀,肚子裏邊偷偷地把陳希烈的祖宗八代罵了個遍。“你個祖上不積德的琉璃球,自己當好人,卻把禍水往老子身上引。老子招你了還是惹你了?值得你下如此毒手?!”
有人倒黴,就有人幸災樂禍。可還沒等笑意從嘴角消失掉,李隆基已經調轉了指責目標,“還有他。朕的太子殿下。你看看,他像個可堪托付大業的人麼?”
“父皇,兒臣有負父皇之厚望,請父皇治罪!”正在暗地裏偷笑的太子李亨被打了措手不及,雙膝跪倒,以頭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