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不周山(八中)
第五章不周山(八中)
皇帝陛下跑了,太子殿下也跑了,連聲招呼都沒勇氣跟臣民們打。(請記住我整座長安城的百姓都拋在了身後。
馬方即使對大唐再忠心,也無法將這種行為解釋得理直氣壯。隻好又低低的歎了口氣,暫時收起了替太子招攬王洵的打算。
看看大夥已經休息得差不多了,二人決定就此分道。馬方帶著願意去“護衛”聖駕的,向西去追趕大唐天子,王洵自己則護著家眷前往華亭,與帳下兵馬彙齊。崇仁坊的眾鄰居們非富即貴,此刻家中皆有人做著大唐的官,都表示願意跟馬方走。倒是襄郡夫人一家,發現上當受騙之後,居然沒有翻臉,反倒再次鄭重申明,願意跟王洵共同進退。
這個選擇讓王洵感到有些吃驚,再度跟襄郡夫人一家強調,無論他們做如何選擇,哪怕是現在就返回長安去投靠邊令誠,也不用擔心自己突然翻臉。襄郡夫人把頭轉到一旁,氣哼哼不肯說話。他的丈夫卻偷偷看了眼馬方,低聲向王洵解釋:“大將軍一言九鼎,屬下一家絕對不敢懷疑。但屬下剛才仔細琢磨了一番,覺得此刻去追隨聖駕,實在不太妥當。古語雲,蜀道難過登九天。而太子殿下風華正茂,估計也不願像陛下一般,把江山社稷丟在身後!”
話說得很含蓄,但明白人立刻就能聽出來,他在暗示朝廷內部的權力傾軋,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楊國忠遙領劍南節度使,天子到了蜀中後,朝政當然還得倚重與他。而太子殿下素來與楊國忠不睦,肯定不願意往對方的老巢中鑽。雙方在途中一旦起了衝突,恐怕又有不少無辜的人,要稀裏糊塗地死於非命。
王洵擔心馬方,目光立刻向後者轉去。馬方卻滿不在乎地搖了搖頭,笑著道:“二哥不用為我擔心。左右龍武軍和飛龍禁衛還完整地掌控在陛下之手。隻要他老人家不點頭,誰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無論如何,小心些總是好的!”王洵對朝廷各方勢力的具體情況所知有限,隻好點點頭,鄭重叮囑。
“二哥也小心些!”馬方笑著答應,略作遲疑,又迅速從麾下點出十四名非常精幹的士卒,沉聲吩咐,“你們幾個替我送送大將軍,等他與大隊人馬碰了麵,再掉頭去追趕我。”
“諾!”被點到的士卒顯然都是馬方的親信,毫不猶豫地躬身領命。
王洵從華亭縣出發時,本打算悄悄潛回長安,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雲姨等人接走,因此隻帶了很少的侍衛。此刻與自己的家丁算在一起,恰恰也是十四之數。有感於馬方的仔細,拒絕的話,他便再也說不出口。隻好歎了口氣,默默接受了對方的好意。
除了雲姨等人之外,王洵此行還有其他幾位弟兄的家眷要接。便主動向馬方告了辭。馬方依依不舍地又護送出五六裏,直到過了灞橋,才撥轉了坐騎,向西而去。
當天晚上,王洵等人便安歇在了方子陵家的莊子裏。方家在長安附近也算得上是一個望族,祖上曾經追隨徐世績大將軍征討高句麗,戰功赫赫。後來徐敬業起兵征討武則天失敗,方家也受到了牽連,家道一蹶不振。直到了方子陵這代,才有族人再度走入仕途。但幾個嫡係子侄官運都不甚佳,隻爬到了從六品。倒是方子陵這個不怎麼受族中長輩重視的旁支,因為與王洵一道遠赴西域,年紀青青就拜了正四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