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開口,表情告訴你他在想什麼
人心難測,就如世事難料,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在陌生的環境下,沒有人願意把內心活動暴露出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需要保護自己的隱私。這時候,真實的意圖就會被隱藏起來,人們無法看透他人內心的真實感情。
通過直觀的表情,能在一定程度上得悉對方的心機,把握自己的處境,避免遇到窘迫的狀況,讓自己遠離危險。
被臉泄露的秘密
會客廳裏,一位女士正在向一個老板推銷該公司的合作項目,這位老板在傾聽女士陳述的過程中,表現得十分有耐心,而且不時點頭,似乎很讚同這筆交易。
女士對這筆交易準備得很充分,本來就有信心,看到對方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她更加賣力地推銷這個項目。對麵的老板不但連連點頭,還經常就細節問題提出疑問,請女士解答,這下女士心中就更加有底氣,對這單生意誌在必得。
讓女士沒想到的是,兩個小時以後,談判結束,當她將準備好的合同放桌麵時,老板卻搖搖頭,平靜地表示:“謝謝你的解說,請容我考慮考慮再說吧!”這對胸有成竹的女士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女士心灰意冷,她不明白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了這筆交易的失敗。是條件不夠好?還是自己的表現有差錯?
如果能夠更好地觀察對方,這位女士的計劃不一定會泡湯,即使在故事最後,也不會自認為一切已成定局。那位老板也許心中的確對這單生意感興趣,但因為想壓下價格而故作鎮定和不在意。如果女士在這個關鍵時刻判斷出客戶的真實意圖,那麼這單生意就可能成功。由此可見,觀察判斷對方的表情是多麼重要。
表情是內心的晴雨表。一個人如果正值春風得意,必定會雙眉舒展並麵帶笑容的;一個人若是遇到了什麼倒黴事,就會眉頭緊鎖,麵露悲傷;如果是怒火衝天,一般來說會臉紅脖子粗,麵部肌肉抽搐不止,雙眉豎立,咬牙切齒;如果是有愧於心,也許會臉熱心跳,呼吸急促,兩耳發熱,臉上多半會出汗,所謂“汗顏”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是恐懼,通常會臉色蒼白,尤其是皮膚溫度下降,呼吸不暢,嘴唇顫抖,等等。
但事實也許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簡單。現代醫學解剖發現,人的麵部表情肌有42塊肌肉,這42塊表情肌互相組合,可以產生1萬多種表情,而其中有3000種表情是帶有情感色彩的。因此,很多時候,表情比語言更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動態。所以,表情同樣具有欺騙性和迷惑性。女人如果太過相信表情,就容易被它蒙蔽,做出錯誤的判斷。因為很多人喜怒並不行於色,人們僅從他的麵部表情根本無法判斷他是喜是怒,更別說洞察他的內心活動了。
女人不要太容易相信表麵的事情,隻會讀表情還不夠,還要學會判斷該表情的真實度。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從表情上了解對方的感情,或無法識破對方的本意,是因為本身的經驗不夠。一般說來,人們如果不願意將真實意圖從臉上表現出來,那麼必然會通過其他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身體姿態和動作。這就是說,我們總是有辦法讀出他人的心意的,女人隻有通過多方麵的結合,加以密切關注,才能成功地獲取他人的表情信息。
1.在腦中畫出印象草圖
認識一個人,首先要掌握他的表情,首先要能夠在腦海中繪出對方的五官特征,有了這些特征才能辨認他同其他人的區別。如果一個人能夠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你的腦中,他生氣、高興、著急的時候分別是什麼表情,你都能一一把握,那麼他在你麵前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因為他的每一個表情變化都被你分析過,了如指掌。
當然,不要向人吹噓你有多麼了解別人,也不要說諸如“你眨一下眼睛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之類的話,這隻會讓人覺得你心機太深,難以接近。女人在這方麵要含蓄,甚至裝傻,你隻需要在對方為難的時候解圍,在對方害怕的時候鼓勵,誰也不會說你有心機,隻會說你是一朵既體貼人又有智慧的解語花。
2.尋找表情的“不同點”
每個人都有“標準表情”,在常規情況下,眉、眼、嘴巴都會維持一個姿態,有些人笑臉迎人,有些人一臉嚴肅,有些人唯唯諾諾,如果他們的標準表情突然變了,就是情緒有了改變,結合情境,你可以猜測對方心裏的想法。例如,人的表情在自然情況下是對稱的,如果你發現對方笑容不對稱,一麵的肌肉明顯比另一麵用力,你可以斷定他在假笑。
3.摸清他人的習慣動作
每個人都有習慣性的動作,例如,在緊張的時候,有人抓耳撓腮,一副急得坐不住的狀態;也有人會咬緊下唇,完全說不出話;還有人隻是眼珠轉來轉去想辦法。隻要你掌握了別人在某種狀況下的習慣性動作,你就能掌握他的情緒,在他坐不住、咬嘴唇、轉眼珠的時候,你能夠斷定他在為某事緊張——即使在你看來,他根本不會為這種事緊張。
“知道”習慣動作和“摸清”習慣動作不同。仍然舉上邊的例子,一個人急得抓耳撓腮,你能夠判斷他很著急,但不要直接判斷出他沒辦法,也許他隻是急慣了,什麼事都要抓耳撓腮一番,其實心中早有應對辦法。“知道”很淺顯,“摸清”需要反複觀察,隻有“摸清”,才能得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