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無處不在,畫出不同場合裏的心靈圖
生活中,讀心無處不在。讀心不是為了供你研究人類心理學,而是為了在不同的情境中適應他人,釋放自己。我們生活在各種情景中,要把環境與人的性格密切結合,才能了解某一刻,他人想的是什麼,不論他的表現是正常還是反常,都代表了他性格的一部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女人需要明白人的心理層麵是豐富而善變的,不論是心術還是眼力,靠的不是天賦,而是練習。在各種場合保持你敏銳的觸覺,解讀他人的行為和態度,就能畫出他人的心靈圖像。
不同情景,將不同心理層麵“讀”出來
《三國演義》是家喻戶曉的名著,作者羅貫中根據曆史記載和民間傳說,加上自己的藝術加工,寫出了一大批鮮活的經典人物: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這些人物所代表的精神甚至成了後世的某種象征,例如提起曹操人們想到的是奸雄,提起關羽人們想到的是忠義雙全,提起周瑜人們想到的是嫉妒。
可是,人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這部名著中,所有人物都存在“臉譜化”問題,例如劉備永遠是仁義的,諸葛亮永遠是足智多謀,呂布總是沒腦子……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以,藝術不等於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你見過幾個在任何時候都一成不變的人?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多種層麵,不同層麵的心靈聲音,才是一個完整的、可感的人。麵對特定的事物,在特殊的場合,冷漠的人可能突然變得激情澎湃,熱情的人也可能會黯然神傷。在生活中,這種“小反常”處處都有,如果你不能適時了解他人的心理變化,就談不上“讀心”。
把人物分類化、絕對化也是讀心者經常犯的錯誤。如果你以為記住幾條讀心秘訣,就能成為人際高手,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人們在不同的情景中,會透露不同的心思,甚至在你看來,透露出來的東西可能與他平日的個性相違背,這個時候你怎麼判斷?是你的日常解讀出了偏差,還是你的情景解讀出了錯誤?其實,你的解讀都沒有錯,是因為你忘記考慮了人心的變化過程,想要識破場景下的人心,需要的不隻是細致入微的觀察,還要考慮所在的場景,也就是給你的觀察加上一個“前提”。
什麼是“前提”?就是人們在某些情境中不得不約束自己,不得不合乎大眾。比如廣場上正在進行升旗儀式,再喜歡吵鬧的人也會閉上嘴巴,安靜地站在人群中觀看;比如在幾千人的劇院裏看話劇,再喜歡高聲評論的人也不宜直接在台下說演員的表現;比如一對性格不合的情侶正在舉行婚禮,再不看好這段關係也不能當場和別人說:“他們過不了三個月就會離婚!”事實上,很少有人做出這些行為,在有“前提”的條件下,人們會盡量克製自己,所以,你會覺得在一些正經場合,每個人表情相似,動作一致,讀心觀人幾乎無機可循。
這樣,你需要知道,是在不同場景一定要注意“前提”。
1.場合“前提”
在正式場合下,人們會克製自己的情緒,盡量讓自己和旁人一樣。這時候,他的具體動作應該是你觀察的重點,因為隻有小的肢體動作和細微的表情變化,才能表現出他的“個性”;而在私人場合裏,人們會比平日更自由,更肆無忌憚,不要認為你應該全麵記錄他的一舉一動,這個時候你的觀察重點反而是“共性”,比如在他說的話裏推斷這個人的品質,因為在私人場合,暴露的東西更容易是真的。
2.人際“前提”
遠近親疏關係,會決定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人們對陌生人或一般的熟人,常常是禮貌、周到、客氣的,而對熟人,沒有那麼多顧慮,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你經常看到,有些人對友人呼來喝去,對陌生人文質彬彬,好像友人的待遇還不如陌生人。但如果陌生人和友人同時出現困難,這些人會對陌生人報以同情,然後為朋友兩肋插刀,這就是最大的區別。所以,有時候表現出來的對立疏遠,不一定是內心層麵的,你要觀察解讀的不隻是日常生活,還有一些“關鍵時刻”。
3.個人“前提”
有些人個性強烈,愛恨分明,他們不願意被所謂的“人情”束縛自己的喜樂,不會永遠都是一張笑臉。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對大家都很親切的人,對某一個人卻十分冷淡,而對方卻是一個同樣溫和有禮的好人,你不要奇怪。人是主觀動物,多數時候做不到“一視同仁”。他們會對一些人保持奇怪的冷漠,即使在你看來,那個人非常可愛;他們也會對某些事保持亢奮與熱情,即使在你看來,那件事糟糕透頂。
在讀心進行的時候,別人的觀點也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你,當參考別人的結論時,你要事先弄清楚這個人是否客觀,他說的話有沒有根據,還是僅僅憑借一時的喜好?不要讓他人的態度左右你的觀察結果,如果你的解讀多了一個人的參與,你就要把這個人也一同讀出來,這樣做,也能讓你了解更多的事,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