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韓暹逃去之後,收集了殘餘人馬,不過萬餘人。五萬大軍,去了三萬多。兩人也無心再戰,引了殘兵敗將,韓暹回了沂都,楊奉回了琅邪,堅守城池,免得李騰報複。雷薄張勳得勝歸來之時,李騰早已從城上下來,迎接雷薄張勳。雷薄一見李騰,當即翻身下馬,拱手拜倒在地,感激道:“將軍救命之恩,雷薄沒齒難忘,未有建功立業,以報將軍。”
李騰連忙將雷薄扶起,道:“將軍不必如此多禮,快快起來。”
張勳道:“將軍不但武藝高強,箭法也是出神入化,當真叫張勳佩服。”
李騰笑道:“雕蟲小計,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迎了二將回城,李騰早已命人準備了酒宴,三人於酒宴之處商議,張勳道:“楊奉韓暹敗回,何不趁此機會擊之。琅琊沂都,皆可得亦。”
李騰道:“我也正有此意。隻是今日軍士剛剛作戰,不宜再戰,明天一早,當起兵伐之。”
張勳道:“不知將軍欲帶何人前往?”李騰笑道:“楊奉韓暹不過小輩,我帶孫明趙奇足以,留下將軍與雷薄恪守下邳,狄蟾與徐榮守東海。”
張勳起身拜倒在地,道:“將軍若如此分配,乃無視張勳也。張勳寧願就此別過將軍。”
李騰道:“留下將軍守下邳,乃恐呂布趁機攻擊,較之奪取琅琊沂都,更為重要,將軍何處此言?”張勳道:“呂布不過乃一莽夫耳,雖有陳宮等相助,隻要四麵堅守,任其派誰來攻,也無濟於事,況且呂布,西有曹操,南有袁術,孫策,若盡起徐州之兵來攻,曹操等必乘機攻取徐州。”
李騰道:“若是如此,我自當重新安排。”
張勳拜謝。李騰命人取來紙筆,寫信於徐榮,命其和狄蟾前來守下邳。寫好之後,小心裝好,交與小校,讓其連夜送往東海。幾人又喝了一陣,才各自回房休息。
次日清晨,李騰於下邳點撥三萬人馬,帶了張勳雷薄,準備出兵去伐楊奉韓暹。剛至城門口,便見一彪人馬往這裏而來,李騰視之,乃是徐榮,狄蟾。狄蟾一見李騰,跳下獸騎,怒道:“雲飛為何不帶我前去攻城,反帶他兩個降將。”
李騰道:“呂布神勇,張勳雷薄皆不是其對手,唯有兄長可以敵之,故遣兄長前來守衛下邳。”
狄蟾一聽,哈哈大笑:“如此錯怪雲飛了。“有對張勳雷薄道:”你兩乃降將,未立寸功,幸的雲飛將你兩帶上去伐楊奉韓暹之輩,你兩可多立戰功,以報雲飛。如若不然,小心我手中大斧。“言罷將大斧一下劈在地上,頓時地上裂開三尺長了裂縫。張勳雷薄皆是一驚,又見狄蟾麵容可憎,當即唯唯諾諾的答允下來。李騰又與狄蟾於徐榮等告別,吩咐狄蟾莫要魯莽,且聽徐榮之言。狄蟾從之。李騰方帶了人馬去伐楊奉韓暹。
沂都在琅琊西南,李騰之兵首先到達,李騰擺陣於沂都城下,派雷薄前去陣前搦戰,韓暹見李騰勢大,又無一將可敵李騰等人,隻得緊閉城門,堅守不出。李騰便於陣前商議,李騰道:“韓暹怯戰,緊閉城門不出,我等可三麵攻城留一門於韓暹逃走,再命一小將於城外三十裏出埋伏,等韓暹敗兵感到,再行出戰,韓暹可擒也。”
說罷依計行事,李騰攻東門,張勳攻西門,雷薄攻南門,留下北門於韓暹逃走,又命小將涉勇於城外埋伏。李騰三人攻城甚急,韓暹之兵皆不能抵擋,副將於藍謂韓暹道:“若如此下去,沂都必破,城破則我等皆無命矣。北門無人攻打,我等何不趁此從北門逃走,去投楊奉,再做商議。”
韓暹見攻城甚急,沒有辦法,隻得從了於藍之言,引敗兵從北門逃走,沒有逃出者皆被李騰俘虜。李騰等開進沂都。出榜安民,自是不提。
再說韓暹引敗兵出北門,往琅琊而去,行至半路,不見李騰敢來,這才放下心來。正要歇息,忽見坡上奔出一隊人馬,涉勇坐於馬上,挺槍朝韓暹殺來,大喊道:“韓暹匹夫哪裏去?涉勇等你久矣。”
韓暹大吃一驚,掉於馬下。
欲知韓暹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