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張遼來到(2 / 2)

張遼道:“張遼必不辱使命,帶回傳國玉璽。”

曹操連聲叫好,又命押糧官曹洪,曹仁協助張遼準備贈送的酒食之物。一切準備妥當,曹操送張遼於城外細心叮囑道:“文遠若此行帶回傳國玉璽,當真大功一件,我必奏明朝廷,為文遠加官進爵,封王拜相。”

張遼為曹操之言,甚是感動,拜倒在地,道:“張遼比不讓主公失望。”

曹操連忙扶起。張遼喝了壯行酒,便翻身上馬,直往任城而去。曹操於城門外,目送張遼隊伍已經模糊不見,方才回到城裏。自是不提。

再說張遼押運酒食之物,距離任城尚有二三十裏,早有探馬望見,飛馬報知李騰,李騰道:“果不出我等之所料。”

陳宮道:“曹操不派別人押運酒食之物,偏派張遼前來,張遼於我同高順以前共事呂布,依我隻見,張遼處押送酒食之物,必有別處目的。”

李騰笑道:“軍師豈忘了曹操起兵之原因乎。”

陳宮道:“怎能不知,皆因胡正走漏傳國玉璽之事也。”

李騰道:“我料張遼前來,必說傳國玉璽之事,傳國玉璽乃國家之寶,豈可落入曹操之手。”

陳宮道:“我有一計,既可以全身而退,又能保傳國玉璽不失。”

李騰道:“公台有何妙計?”陳宮道:“倘若張遼提起傳國玉璽之事,主公隻說恐怕獻了傳國玉璽,從此沒有保障,曹操若引兵圍住,當無活命,可先獻上任城以表投誠之意。我料曹操心係傳國玉璽必然應允,將軍可放棄任城,任曹操占領,退至魯國。曹操必又遣人來取,主公可說讓曹操前來魯國,主公便可於民房之上,多藏硫磺引火之物。主公引兵屯與城外,曹操若問,主公隻說今日天氣已晚,明日再說。等至半夜,曹操之兵盡皆睡到,可放火箭於城中,曹操之兵必然慌亂。主公可領眾將於城外等候,若有兵至,掩兵殺死,若曹操不被大火燒死,必被主公所擒,曹操若擒,其餘人等皆不畏懼也。”

李騰聽後,大叫妙計,便與陳宮於廳中飲酒議事,等待張遼前來。

再說張遼押運酒食之物來之任城之下,大叫:“我乃丞相親使張遼,運送酒食之物賞賜你等,還不快快開了城門。”

守城於城上大喊:“將軍稍等,我且稟報主公。”

守城將張遼來到之事告知李騰,李騰大喜,忙攜了陳宮出城迎接張遼。張遼於陳宮原本舊事,相見之後,甚是親熱,說了許多話語。李騰見兩人還未說完,便道:“此處風大,將軍同軍師可往城裏敘說。”

陳宮道:“我與文遠本是舊事,今日相見不免囉嗦,不想怠慢了主公,還望恕罪。”

李騰道:“惺惺相惜,乃義氣也,何罪之有?快快進了城去吧。”

張遼謝過李騰,命令將士將酒食之物運進任城。李騰早命人擺下酒宴,又派人請來高順,張勳,徐榮,孫明,趙奇等各位將軍前來相見,高順一見張遼,兩人自是十分高興,坐在一起又是一番敘說。

幾人又說了一些閑話,張遼忽然謂李騰道:“張遼此來,還有一件事情要向將軍說明。”

李騰,陳宮皆知張遼此時所言,必是關於傳國玉璽之事,李騰遂說道:“不知張將軍,還有何事要說。”

張遼道:“此為傳國玉璽之事,傳國玉璽乃帝王之物,董卓叛亂之際,被孫堅偶爾得之,後又被孫堅之子孫策押於袁術,袁紹兵敗,傳國玉璽又被將軍所得。將軍於我家主公近日兵戎相見,皆因傳國玉璽。今日既然兩家和談,將軍需交出傳國玉璽於我家主公,我家主公乃當今丞相,也好將傳國玉璽交於聖上,不知將軍意下如何?”李騰道:“傳國玉璽乃我等立命之根本,若如此交給將軍,我等恐丞相再出兵攻擊,我等今日,兵損大半,無力再戰。傳國玉璽之事,容再做商議。”

張遼道:“將軍已欲求和,又何處此言?”李騰道:“若要李騰現在便交出傳國玉璽,那是萬萬不能,不如這樣,我先將這任城送於丞相,以表我歸降之意,傳國玉璽之事且在商議,將軍以為如何?”張遼道:“此等事情稍大,張遼難以做主,且容我回去和我家主公商議,完後再予將軍答複。”

李騰道:“如此甚好。”

又和張遼喝了一陣,張遼要回去複命,李騰也不強留,又送了許多東西於張遼回贈曹操。張遼謝過,便帶兵回藤縣去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