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夜裏袁紹得到郭圖的‘鼓勵’之後,第二天睡醒之後,頓時精神煥發,相較從前,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日,袁紹正和郭圖等人商議再行進兵之事,忽聽得門外守衛來報,道:“稟報主公,李騰遣人來報,說是有要事告知主公。”
袁紹嗬斥道:“李騰這逆賊,名為我的部下,實則暗地於我爭鬥,有何麵目派人前來見我,不見,不見,於我亂棍將那人打出去。”
既然袁紹發了命令,那士兵隻得遵守,正要轉身出去,將李騰所派之人亂棍打出,底下一人連忙阻止道:“且慢。”袁紹一愣,視之,乃郭圖也。袁紹遂埋怨的說道:“李騰如此無禮,還聽他說些什麼話語?”
郭圖笑道:“李騰雖然無禮,卻對於我們還有些用處,主公若是如此拒絕,不免傷了和氣,若是李騰一怒之下,投了曹操,那不是對主公大大的不利嗎?”
袁紹這才恍然大悟,說道:“公則之言甚是有理。來人啊,將李騰使者引來,且看他有何話說?”
那士兵轉身而出,將那使者引了進來,李騰所派之使者名叫李直,進來之後,李直朝袁紹施了一禮,袁紹冷哼一聲,算是答應,李直也是知道李騰和袁紹關係,便也不以為意,對袁紹說道:“明公,曹操派許褚,徐晃,張遼等為先鋒,往官渡之處來了,還望明公發兵救援,好成夾擊之勢,破除曹操。”
袁紹聽後,哈哈大笑,道:“我道是什麼事情,原來是被曹操打得受不住了,這才前來相救,要不是如此,那李騰是不是還要派兵前來伐我?”
李直道:“明公所言差矣,武威侯還明公屬下,焉敢如此以下犯上,冒犯明公虎威。”
袁紹怒斥道:“好一個‘焉敢以下犯上’,若不是一下犯上,焉敢違反我軍令,收攏張合,高覽等逆賊?”
李直道:“武威侯恐明公誤殺好人,所以才暫時收留,待得主公想起之時,再行送還。”
袁紹道:“張合,高覽也算好人,我官渡數十萬之兵,盡喪此二人之手,李騰焉能不知此事,我要將此二人捉回問罪,李騰執意收留,這不是在和我作對嗎?你焉敢妄言李騰不敢以下犯上?”
李直聽後哈哈大笑:“明公差矣,行軍作戰,勝敗乃兵家常事,明公怎能以此判別人的好壞之分?”
袁紹聽得一時語塞,竟然找不出語言來反駁李直,不禁心中怒火大氣,大叫道:“來人啊,將這狂妄之徒拖下去斬首。”
帳外立刻進來兩個士兵,將李直壓住,李直麵對如此,臉色竟然渾然不懼,反倒是放聲衝著袁紹大笑道:“李直身死而不足畏懼,奈何明公將要被曹操所敗,河北百萬之眾,便要身處水火之中啊。”
袁紹聽到如此,便讓士兵停下道:“你焉敢斷言我將敗於曹操之手?”
李直伸了伸被壓痛的手臂,說道:“明公擁兵百萬,武威侯乃勢窮而投,明公收留,自是心中感激不盡,武威侯焉敢與明公爭鋒。武威侯雖弱,常於曹操交戰,曹操素來忌憚許多,今日明公若是不發兵而救,等到武威侯被曹操擒捉之後,必然集中兵力攻擊明公,昔日明公以七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屢戰得勝,導致如今剩下不足四十萬,且糧草盡被曹操所毀,軍心慌亂,若是明公可趁曹操攻打武威侯之計,突襲其側,曹操必然打敗,軍心必然由散而聚,然後明公可乘勝追擊,曹操必然被明公所擒,還望明公深思之。”
袁紹現在最想剔除的當然是曹操,而非李騰,聽到李直的一番話之後,胸中竟然有些隱隱的心動,思量再三之後,正要答應發功攻打曹操,忽然低下一人出來阻攔,袁紹視之,乃郭圖也,遂問道:“如此天賜消滅曹操的良機,公則何故阻攔啊?”
郭圖站起來,走到袁紹跟前,趴在袁紹耳邊小聲說道:“主公可言說發兵攻打,讓那李直先回去。”
袁紹見郭圖如此悄聲告訴他,心中不禁一愣,便聽信了郭圖的話,對李直道:“你可回去告訴李騰,我這就發兵前去營救。”
那李直聽得袁紹承諾,心中大喜,謝過袁紹之後,連忙出了袁紹營寨,快馬加鞭往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