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火龍真人(1 / 2)

“火符飛劍?這東西不是小型火箭炮?”

卻說幾人聽了慧普大師的話,不由得麵麵相覷,這火符飛劍,他們倒是覺得像火箭炮,不過威力還沒有火箭炮那麼大,大概比得上一般的手雷。

在他們看來,這東西沒什麼稀奇,手雷什麼的,他們隨便抓一大把,反而覺得那些玄學道士才是詭異邪乎。

不得不說,固定思維習以為常,對玄學道術缺乏了解,因此覺得敬畏,其實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特種兵,每一個都是千裏挑一的高手,還經過了戰火殺伐,氣血心神都極其強大,如果懂門道,就算是煉神返虛的道術都奈何不了,除非是丹道高手,靈性圓滿才能強行碾壓。

然而他們不懂門道,以表麵的威力來衡量火符飛劍,這既是對,但也是錯。

之所以是對,因為火符飛劍追求的就是威力,或許在現代軍事麵前,這就僅僅是個普通手雷,威力偏弱了,但古時候的令兵器時代,這東西可是個大殺器。

但之所以說錯,因為火符飛劍不僅僅是單純的威力,還有念頭控製的飛行,相當於導航定位的導彈,並且還是隨心控製,實用性比導彈更高。

“慧普大師,這火符飛劍,是如何個明堂?”

武傲天詢問,對這些玄學門道很感興趣,而他修習內家八極拳,已達最高境界的練髓,再進一步就是傳說中的抱丹入道,秋風未動蟬先覺,氣血如柱滿乾坤,如今有機會接觸抱丹高人,當然不想過放過機會。

但是很鬱悶,高人雖然厲害,卻未必是個好老師,慧普大師那一套玄語,什麼練神返虛之類,聽得武傲天雲裏霧裏,釋法王則是滿口的神通佛法,什麼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更讓人摸不到門路。

“火符飛劍是上乘的仙家道法,但這一脈傳承,關乎火符道術和仙家飛劍,在道教界早已失傳,具體如何我也不清楚。”

慧普大師搖了搖頭,又說道:“火符道術和仙家飛劍皆是後世道法,上古道法沒有這兩派,而火符道術與火法煉丹是一派,煉丹術欲求長生不老藥,煉丹的道士有很多,但這事不靠譜,火符道術也就傳得隱晦。”

“至於仙家飛劍,飛天而遁之,因此又稱天遁劍術,與眾閣道的人元劍術相對應,眾閣道早已失傳,後世武當秉承了以武修仙的理念,而飛劍之祖是呂洞賓,王重陽得了呂祖傳授丹法,卻並未傳得飛劍之術,全真教也就沒有飛劍,天遁劍術一派的傳承不可追溯。”

聽了這來龍去脈的關係,武傲天略有疑惑,問道,“以大師所言,‘火符’與‘飛劍’是兩個東西,分開而論,那麼‘火符飛劍’這一派又是從何而來?”

“傳言是火龍真人所創,火龍真人是道教曆上一位隱世高人,因為隱世修行,外人對他知之甚少,但他來往的關係卻很重要,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我靈寶派祖師葛玄的弟子,傳授了呂洞賓天遁劍術。”

葛玄又稱葛仙翁,開創了古經靈寶派,與張道陵並列為四大天師之一。

慧普大師頓了頓,繼續說道:“另一種說法,火龍真人是文始派的第傳人,文始派是丹法之祖,祖師爺關尹子,與老子李耳齊名,一傳少陽,少陽派是全真教的前身,少陽帝君王玄甫是全真五祖之首,二傳列子、莊子,這兩人皆是道家諸子聖賢,三傳西華帝君王駘,後世道統傳於麻衣道人,麻衣道人傳陳摶老祖,陳摶老祖傳火龍真人,火龍真人傳三豐祖師。”

“然而說法太多,又有一說是火龍真人傳呂洞賓,呂洞賓又得了漢鍾離的傳道,而漢鍾離又是得到王玄浦的傳道,呂洞賓修成大道,傳於劉海蟾、王重陽、陳摶老祖等等。”

聞言,武傲天有些頭痛,怎麼這關係越聽越複雜,完全沒個頭緒,旁邊幾人也是好奇這玄門傳承之事,不過都聽得雲裏霧裏。

“武指揮不必太在意這些關係,後世學術的說法太多,各執一詞,年代太過久遠,誰也不能考究,但以我之見,各種說法之中,火龍真人皆與這些道教宗師有來往,必定也是同一個層次的人物,或許相互傳道,交流心得,謙稱行弟子禮,誰傳了誰隻是後世之人的言說罷了。”

慧普大師不愧是得道仙人,還化緣去過印度考證了古經靈寶,顯然也是一位學術大師。

話鋒一轉,回到了正題,慧普大師指著視頻畫麵,說道:“這位前輩以陰神行事,自稱玉天聖武,禦使火符飛劍,按照玄門中的習慣,學成哪一派的道法,便是得了那一派的傳承,這與武術圈的派係劃分是一個道理。”

一聽到武術圈,武傲天立刻明白了過來,原來這玄門派係的劃分,也就這麼平常的一回事啊,難怪關係這麼錯綜複雜,相互交流學拳,執弟子禮什麼的,這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