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沙灘上,大家一起趕海,現場氣氛熱鬧,張昊混在人群裏跟老鄉們套近乎,不過他沒有去找那些有年紀的老鄉,老人們的思想僵化,忌諱頗多,他可不想招惹麻煩,於是看準了幾個年輕人。
這年輕人三十多歲,名叫謝繼業,家裏排行第四,大家都稱呼為謝老三,性格很開朗,麵相沉穩忠厚,是豐漁村一家海鮮燒烤的老板,憑著張昊的套路,三五幾句話就跟謝老三混熟了,謝老三也一個一個大師的稱呼他,打聽了不少情況。
豐漁村是世世代代的漁民,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消費流通,漁業進入興旺期,二十多年,這裏的漁民非常富裕,每次出海都能滿載而歸,那時候的漁民是個讓人羨慕的職業,漁船規模也越來越大。
但好景不長,過度捕撈,環境破壞,漁兒大量減少,而出海捕魚又是個危險事,風險與收入不成正比,很多人漁民都被迫轉行了,豐漁村的狀況也是如此,現在隻有為數不多的幾戶人是專業漁民。
還好豐漁村這裏有一片淺海沙灘,每次退潮都能有收獲,村裏的水產從漁業逐漸蛻變為海鮮貝殼一類,再加上中海的周邊旅遊開發,豐漁村再次活得了新生。
謝老三一家原本是漁民大戶,全家出海捕魚,但一次海難翻船,都淹死了,謝老三是讀書成績不錯,那時候在讀大學,沒跟著家裏出海,因此躲過一劫。
大學畢業後,謝老三沒去找工作,而是按照父輩們生前的意願,回家繼承祖業,謝老三讀書多,為人聰明,也沒死守著漁業,搞起了海鮮養殖,又開了海鮮燒烤店,還是村裏第一個引入外地口味,以及燒烤做菜等等。
要知道這一帶都是吃百味為主,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通訊發達,各個地方的菜係口味也隨之傳開,特別是中海這類一線大城市,豐富的菜係口味才能跟上發展,謝老三的家裏生意也因此火熱,別看謝老三的衣裝穿得普通隨意,趕海時滿身都是泥沙,像個鄉巴佬似的,其實也是身家過億的富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沿海一帶,特別是城區附近的村民,幾乎全是土豪。
張昊閑扯了幾句,暫時沒問狼妖的事,說好了等會兒去謝老三的館子,隨後就趕緊去找兩女一起趕海了。
趕海的人大多都是從城裏來的,還有一些外地遊客,按照大家的習慣,趕海撿了貝殼魚蝦,等會兒就去村裏的館子加工,既是為好玩,又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吃一頓海鮮,吃喝玩樂完了,這才回家去。
不過趕海這技術活,普通人也抓捕不了幾個,主要是圖個好玩的樂趣,等會兒去了館子,還得點餐購買,再加上水酒飲料等等,消費非常大。
夕陽西下,光輝燦爛,沙灘上海風吹拂,兩女這會兒也正在人群裏,赤著腳丫,挽起衣袖和褲腳,提著小桶兒,在沙灘上追著一大群沙蟹,但一個個輕腳輕手的,抓著沙蟹又怕被夾,時不時的還有女生嚇得尖叫,惹得旁人一陣嬉笑。
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卻沒抓到什麼收獲,倒是一位老鄉走過來,手裏拿著一雙長筷子,像夾菜似的輕鬆,動作非常流暢,又快又準,追著沙蟹幾下就收完了,引得眾人驚呼民間牛人啊!
張昊也是驚歎,任何一項技藝練到頂峰,都足以讓人稱奇,就連這趕海捉沙蟹也不例外。
“才抓了這麼幾個!”
看來一眼兩女的小桶兒,撿了三個海螺,幾條小魚,兩隻沙蟹,其中一隻沙蟹還是被陳美舒拍死的,這讓張昊有點哭笑不得。
見張昊笑了,兩女不由得俏臉一紅,陳美舒翹起小嘴,像小女兒撒嬌似的,說道,“我們今晚要吃海鮮,你去抓。”
“對啊,要抓滿一桶,誰讓你笑我們的。”宋靜怡也沒好氣的說道,把小桶兒給塞給了張昊,隨後就拿出手機,給張昊拍了幾張,又湊過來和張昊合拍。
陳美舒見了,趕緊湊過來,爭著要拉張昊拍照,嬌軀還一個勁的往張昊懷裏蹭,擺著曖昧姿勢,貌似她才是正牌女友似的,連旁邊人都一陣羨慕這秀恩愛。
張昊卻是鬱悶啊,他一個血氣方剛的大好青年,心裏被弄得癢癢的,這可忍得難受,更何況還有未婚妻在,他哪敢亂來,趕緊遠離了陳美舒這尤物,忙活著趕海捕海鮮。
“人生於天地之間,漁獵取食,殺生以養,當然感恩自然的饋贈,弟子張昊敬拜上蒼,生靈仁德,返歸小魚小蝦,願求指引。”
張昊把桶裏的小魚兒倒回了水裏,放了小魚才能得大魚,心意至誠,敬畏自然,每逢殺生取食,皆祭拜上蒼,當即在心裏占卜一卦,得西南方向。
似冥冥之中自有運勢,才走了幾步路,就在泥潭裏發現一隻大章魚,這章魚足有兩三斤,順著方向走,是一處亂石堆,石縫裏爬滿了牡蠣貝殼等等,不過張昊並沒有全部撿了,隻挑選了個頭大的,撿了半桶夠吃,其餘留下,用沙石掩蓋了石縫,以免被他人找到全部收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