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潑不進(1 / 2)

還好張昊是輕輕一放,嚴叔知道了重量,哪裏還敢托大,趕緊腳下站穩,運足了力氣,這才接住巨劍穩住了身形。

“好家夥,真有三四百斤重!”

嚴叔含著勁,說話的聲音沉厚,渾身運勁肌肉鼓起,脖子上青筋凸現,一聲大喝:“起!”

兩手向上一舉,虎背熊腰,心力勃發,氣血如衝天而起,臉上脖子的肌膚都變紅了,猛然舉起了雷鈞巨劍,兩手過頭,沉重的份量壓得手臂肌肉顫抖。

嚴叔的身體底子極好,是個一米八的壯漢,拳術達至化勁練髓,已經四五十歲了,依然還有千斤之力,可謂是勇武過人。

不過這千斤主要是指整個軀體的力氣,隻用於抬力,或是扛力,像這樣的舉起過頭,發勁方式不同,也就三四百斤,已是極限了。

旁邊眾人見到這一幕,雖然不確定這巨劍到底有多重,但也看得出來非常之重,嚴叔已經使出了真功夫,要知道嚴叔的力氣可是堪比李書文,神力過千斤,舉重越四百,能讓嚴叔使出真功夫,這重量必然不一般。

“哼!”

嚴叔一聲悶哼沉勁,穩住巨劍,緩緩放下來,這巨劍確實夠重,又不方便抓握,難度不比舉起四百斤的杠鈴小,兩臂小心的收手,肌肉直顫抖。

“嚴叔,你的力氣,已達人體頂峰。”

張昊稱讚了一句,伸手接住雷鈞劍,嚴叔頓時感覺壓力大減,張昊隨手一揮,沉重的巨劍揮灑自如,帶起勁風掠過。

“呼……”

嚴叔喘了一口氣,看向張昊的目光已敬若神人,如此重的劍,居然可以隨意揮動,這力氣是有傳說中的一象之力啊!

在傳統武行裏,沒有“擲象之力”這個說法,在古代天朝的中原大地,沒有大象,“擲象之力”是出自佛門神通,而古代衡量力氣的說法是:扛鼎、分牛、千鈞、萬鈞。

扛鼎就是把鼎扛起,古代的生產力有限,沒有現代舉重的杠鈴,也沒有其它大件重物,鼎就是最重的器物,但也隻有幾百斤上千斤。

分牛是指兩頭牛打架,舊時候的農耕社會,每個村都喂養著幾頭牛,經常有牛打架,分牛就是把牛降服,把兩頭發怒打架的牛分開,牛就是大力的象征。

千鈞,一鈞等於三十斤,千鈞萬鈞就是三千斤三萬斤,在古代沒有這麼重的物件,隻是一個虛數比喻。

而古人猛士的力氣具體有多大,並無實際記載,最多隻有分牛,因為隻有分牛可以衡量力氣,其它就沒物件了,再大就隻能用千鈞萬鈞的虛數,後來引入了大象,以及佛教神通,逐漸有了“一象之力”的說法,與擲象之力相通,大概是一萬二千五百斤,如此算來,張昊已有兩象之力。

“這這……”

此刻,旁邊眾人也驚訝得目瞪口呆,嚴叔使出真功夫才把這巨劍舉起來,但在張昊手裏,卻輕若普通小劍,隨意就可以揮舞,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嗬嗬,取一盆水來,看我表演一招水潑不進。”張昊笑了笑,吆喝了一聲。

眾人聽到這話,這才回過神來,趕緊去用水盆取了一盆水來,皆是睜大了眼睛,據傳劍術練到極致,密不透風,連水都潑不進去。

“嚴叔,你來潑水。”張昊說著,取下了劍身的毛巾,他也要使出真功夫了。

嚴叔也不多言,知道了張昊是神人,絕非凡夫俗子之輩,端起水盆就向張昊潑來。

隻見張昊一抬手,手裏揮動巨劍,手腕靈活變化,速度奇快,劍影晃過重重疊疊,舞起一個劍花,寬大的劍身帶起勁風,“嘩啦!”一聲清水潑來,被劍身盡數阻擋,水花飛濺,風勁順勢掠過,巨劍一震,力道剛柔並濟,潑出的水流被一劍掃飛,張昊身上不沾一滴水珠!

在場眾人再次驚愕,如此重的劍,竟然可以變化得如此精妙,連潑水也能擋住,實在是超凡入聖,神仙一般的存在,不是凡人所能企及啊!

“好了,讓你們開個眼界,省得一心好奇。”趙冰彥說話了。

眾人反應過來,不由得驚呼神奇,大開眼界,這就是陸地真仙的厲害,實在是玄乎其玄。

嚴叔也是老臉一紅,是他井底之蛙了,還想跟張昊搭手試招,這差距就是凡人與神仙,實在差得太遠,不與他搭手就是給他留了麵子,不讓他出醜。

當然,眾人不知道,並非是陸地真仙這麼厲害,以張昊的修為,堪比大羅之境,已是站在頂峰的存在,才能表演出這一招水潑不進,要知道水流無形,卻以有形的劍招接住,這其中的難得可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