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大司祭提議,向三十三天派遣使者,要與玉皇會見,玉皇收留張昊,意圖不簡單,而有玉皇的阻攔,他們也見不到張昊。
“昆侖與三十三天相持已久,當初新建天獄之事,已經鬧翻一次,這次隻怕不容易啊!”
提到正式會麵,在場眾人也忍不住皺眉,昆侖與三十三天的關係緊張,新建天獄之事,正是針對三十三天,昆侖作為眾神之祖,窺視的存在可是不少。
這些年來,昆侖早就知道張昊到了三清天,原本想派人尋找張昊,但玉皇一直態度不明,拖延時間,卻沒想到張昊成長得如此之快,如今已得原始願界的認同。
這就不得不說到昆侖與三十三天的關係,其實當初諸天神王會盟,分界而治,這正是昆侖統治力的衰弱,當時的昆侖,元氣大傷,王脈不足十位,並且這幾位之中,大多也是龍源消耗過半,經曆了太多大戰,受過的創傷都不小。
而以玉皇為首的三十三天,天庭四方帝尊,羽化仙王,通天洪帝,古族巫帝,須彌天帝如來等等,以及創界天六翼聖族,鬼域厄帝等等,各方勢力已經超過了昆侖,達成分界而治的盟約,統治權也隨之分裂,各方隻在名義上奉昆侖為尊,實際是自立為王,比如三十三天,其實已是自成一宇。
雖然三十三天有諸多小天地,統治力不算很強,但三清神界這塊大地,各方的統治力最強,如果玉皇不認同,昆侖也沒辦法進入天庭的地界。
並且昆侖是眾神之祖,昆侖大地足有一光年這麼寬廣,地域太大,統治力不足,而昆侖天的族類,原本就與三十三天是一脈相承,雖然已經分界,但也少不了有聯係,其中有很多存在偷渡昆侖,魚龍混雜,不乏心懷不軌者。
昆侖興建天獄,就是為鎮壓這些人,同時也是加固昆侖的統治權,雖然昆侖隻是名義上為尊,但各方忌憚昆侖,因此都在暗中抵製。
“如此,也隻得向三十三天派遣使者了。”
眾位認同了大司祭的提議,事到如今,他們隻能正式與天庭會見,“不過我們以什麼名義派遣使者?又該派遣誰去?”
這問題再次讓氣氛沉默了,既然是正式派遣使者,這就需要一個正式的名義,但此事牽扯到張昊,玉皇從中插手,如果這個名義不夠正當,玉皇必然有借口繼續拖延,可是張昊溝通了混沌願界,他們必須盡快見到張昊,以免多生變數,這個名義可不好找。
要知道玉皇是信奉人道,統治九州界的人族,而昆侖是神道,人與神之間的關係,相生又相克,三十三天把昆侖視為天外天,不在天內之界,這是對昆侖的尊敬,也是對昆侖的抵製,玉皇很樂意見到昆侖自己出事,比如支持張昊,給昆侖弄下一個大難題。
並且派遣誰去,這也是一個問題,現在的張昊已是成長到如此地步,若是派去的人太弱,必然是壓不住場麵,一定要神王境的強者前往,但玉皇絕不會同意一位神王境降臨九州界,因為神王境的威懾力太強,這就好比兩個國家之間的外交,不會輕易的讓強大武力登陸自己的領土。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還不清楚張昊對昆侖的態度,但即便不清楚,可他們也至少明白一點,張昊對昆侖絕對沒好感。
就在這時,王朝顏和王夕顏兩姐妹交換了一個眼神,亙古冷清的目光閃過一絲波動,隨即有恢複了平靜,站出來說來:“燹君是昆侖的少昊,以迎回少昊為名,玉皇也不能阻攔,而我們與燹君在凡界時,曾有因果緣分,可以與他會見。”
“迎回少昊……”聽了這話,眾位不由得你看我我看你,眼神各異。
迎回少昊,這就是認同了張昊的身份地位,或許這也是玉皇最願意看到的局勢,一旦張昊回歸昆侖,那麼弑父弑君的詛咒,也將一直會困擾著昆侖,誰知道會有什麼變數。
“吾同意少司命的提議。”
說話的是大司命,他是朝朝和夕夕的師尊,也是昆侖的司命之神,但他從不信命,天行健,陽剛向上,自強不息,這才是生命的真諦,所以他一直不信什麼詛咒妄言,說道:“諸位習慣了推算未來,卻忽視了現在,如果當初沒有那些事,現在也不會是這樣,而我們如果再不把握現在,或許也再無轉還的餘地。”
“吾也同意,法不誅心。”大司法也說話了,但語氣一轉,說道:“不過吾依然堅持原本的意見,必須對盤昊嚴格約束。”
兩派已經表態,最後剩下大司祭這一派了,眾位都看向了大司祭。
大司祭思考了片刻,說道:“吾也同意迎回少昊,但吾也堅持先前所言,若他仇恨昆侖,那麼隻有不惜一切代價鎮壓他,而他溝通了混沌原界,正好繼任少司祭之神位,便由吾來引導和監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