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道德經(2 / 2)

“第一句已經破解,那麼剩餘的就隻有蓮影和蘭意了。蓮影倒是好理解,那就是蓮花的影子,可問題是這裏沒有絲毫的蓮花,甚至連個池塘也看不到!”

“不對,這裏的蓮花不是指真實的蓮花,而是指佛陀菩薩們坐的蓮花!”

“蓮花,象征清淨無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為蓮花出於汙泥而不染,這種美德與特征,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

“而蓮花在佛門中,為佛菩薩所常拿來作譬喻,表征著清靜、無染、光明、自在、解脫之義。其它之花,佛陀就較少比喻,佛陀坐蓮花顯的很莊嚴,清淨自在,安詳無比。”

“眾生輪回六道,沉迷五欲六塵,不知覺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訴我們說:五欲六塵之欲樂,沾不得,染不得,應該體會五欲六塵空幻不實,如幻如化,要出離五欲六塵才能解脫自在,修學佛法者,要效法蓮花出於汙泥而不染之精神”

林立的腦袋瘋狂開動,以前依靠係統強行記憶下來的資料開始發揮它們的作用,為林立做一個又一個強而有力的說明。

“我明白了!”

一直到最後,林立終於徹底參透“藏雲待妙文,蓮影得蘭意”的所有含義。

林立迎著夕陽的光輝,急忙走到與之前挖掘出石盒的相對位置,眼光最終落到滿是泥土的地麵,不由自主地呢喃道:“在藏雲寺裏等妙文出現的時刻,在蓮花的影子下得到蘭花的真意。”

而之前挖掘出石盒的位置恰恰好是早課的蓮花影子所在位置。

又因為早晚兩課的太陽分別處於截然不同的位置,所以所照射的影子也就形成了對稱。雖然這裏不是磚石覆蓋的區域,甚至有點偏離主體結構的味道,但林立沒想那麼多,他隻想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推測。

伴隨著夕陽的移動,蓮花的影子逐漸轉移。

時間到。

林立看到時間到達,馬上鎖定位置挖掘下去。

喀!

林立碰到了一件硬物。

激動之下,林立加快的步驟,果然又看到一個無論是質地還是賣相都相同的簡單石盒,而裏邊一樣是小石板。隻是等林立仔細檢查之後才發覺這些小石板遠比之前的來得薄,而且數量更多,足足有5麵之數。

“道德經!”

“而且還是殘缺不全的!”

可是當林立仔細閱讀小石板上的古文字後,當即傻了下來。

要知道這裏可是寺廟啊,居然藏著道家的經典著作——《道德經》,能不說怪異嗎。最關鍵的是,《道德經》可不是什麼稀奇罕見的書籍,滿街都是,隨便找個地方都能買到。

林立辛苦了這麼久,找到的是古代的《道德經》碑文版本,而且還是殘缺的,讓他氣得直翻白眼。

“蘭意!”

“難道這就是你們所謂的蘭意嗎?”

“蘭花是花中君子,自古以來就是高尚、典雅、堅貞不渝的象征。可是與這殘缺的《道德經》碑文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啊,編輯這句詩詞的作者怎麼會把這兩件東西聯係上來呢。”

林立幾乎氣得要咆哮。

“等等!”

“蘭花在儒學裏象征著德行高雅,堅持操守,淡泊自足,獨立不遷的人格理想。”

“德行、操守、淡泊、不遷……”

這不就是《道德經》所要體現的人文思想嗎?

想到這裏,林立帶著濃重的沉思看著手中的《道德經》石板。雖然眼睛是看著的,但他半個字也看不下去,因為《道德經》的所有內容都被他記到腦海裏,哪怕叫他倒背也可以完整地說將出來。

“或許得試下。”

林立左思右想之下,依然得不到半點頭緒。

無奈之中,林立呼喚出係統,準備以讀書寫字的狀態來閱讀。可當他開啟係統,閱讀石板上的內容之後,當即傻了下來。

“叮,係統提示:恭喜玩家獲得道家名著。”

“叮,係統提示:玩家領悟失敗,遭受反噬。”

領悟失敗,這個現象也不是第一次了。

當初林立強行閱讀各種羞澀難懂的書籍,比如五行拳譜、古代醫書、道家經典、佛門經典等等,那時就遭遇過不少次強烈的反噬。不過林立所遭受的反噬倒不是很嚴重,隻是跟鑒定失敗的代價差不多,完全在他的接受範圍。

林立沒有理會這個小小的反噬,心神一動,丟了個鑒定術下去:

神秘人物親手雕刻的道德經。此物凝聚著作者的畢生領悟和道家思想,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秘絕學,每一次閱讀都自動進入領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