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足了半生的滄桑,51 歲女嘉賓“非誠勿擾”
作者:華誌城等
2013年5月11日,江蘇衛視播出的《非誠勿擾》新西蘭專場出現了令全場沸騰的一幕:瀟灑俊朗事業有成的34歲男嘉賓伍逸,與大他17歲的女嘉賓吳憤奮成功牽手。
兩人微笑相擁的一刻,台下掌聲與噓聲齊飛,驚詫與祝福同在。而觀眾席一個清秀的女孩更是激動得與兩人抱在一起。她就是吳憤奮的女兒思思。原來,思思才是他們愛情的媒人!那麼,思思是如何想到為母親尋找幸福,而兩個年齡相差懸殊的人牽手後進展如何呢?為此,本刊記者專訪了吳憤奮和她的女兒……
2002年的冬天,於吳憤奮而言,是殘忍的季節。那一年2月23日,她患癌多年的父親走向了生命的盡頭。臨終前,父親拉著吳憤奮的手說:“我不能看著思思長大了,以後把女兒帶大,就看你的造化了。以前你是被我們寵大的,現在我跟隨你媽媽去了,希望你堅強地挺過任何難關……”父親說完,安靜地去了。吳憤奮牽著女兒思思的手,淚水打濕了床榻……
1962年,吳憤奮出生在上海一個離休老幹部家庭。從小喜歡文藝喜愛跳舞的她,在衣食無憂的優渥家庭中長大。高中畢業後在上海石化銷售公司當話務員,後來她參加國家“公共關係人員國家職業標準”鑒定考試,並憑著優秀的成績順利獲得了執業資格,成為中國首批職業女公關,在大型企業做部門公關經理。1988年,年輕貌美的她與年長的丈夫結婚,兩年後,女兒思思出生。在思思十八個月大的時候,丈夫在出國潮流的影響下奔赴新西蘭“淘金”。吳憤奮帶著女兒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當時,有父母幫忙打理一切,有高薪要職,吳憤奮覺得生活一片美好。1992年12月,母親因病故去,吳憤奮一下子體會到擔在肩上的重任。為了陪伴在父親身邊,她沒有奔赴新西蘭與丈夫團聚。可是,好景不長,父親查出癌症,她日夜守護,也沒留住生命的腳步。
父親去世後,她一心在家照顧女兒思思。然而,對現實艱難估計不足的她,常常生活入不敷出。後來,她給新西蘭的丈夫打電話,兩個月後,丈夫從新西蘭回到上海看望她和女兒。長期的兩地分居生活,使兩人的婚姻漸漸失去實質。但為了給思思一個美好的未來,2005年,吳憤奮的丈夫幫助她們辦理了移民手續。2007年,吳憤奮帶著已讀高中的女兒來到新西蘭。
思思很快在奧克蘭讀了高中,吳憤奮在丈夫的資助下開了一家中餐館。然後,兩人平靜地分開了。在陌生的環境下,吳憤奮必須倚靠自己的力量掙錢養家。起初,她把餐館裝修得很有格調。為了節省開支,她一人身兼廚師、服務員、收銀員、洗碗工,每天像個旋轉陀螺一樣沒有片刻停歇。有一次收工時分,思思去接母親回家,餐館的門敞開著,進門一看,她竟抱著拖把坐在沒擦完的地板上睡著了。思思心中一酸,上前抱住了她。
一年之後,因為客源流失和語言障礙,餐廳生意漸漸變得難以為繼。吳憤奮關掉餐館,還掉借前夫的欠款,手中已所剩無幾。她沒有在女兒跟前流露愁緒,還笑著對女兒說:“沒事兒,你媽媽我是職業公關,還怕跟人打交道?放心,我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認清了父母的關係後,思思也不再向父親求情。
雖然嘴上說起來輕鬆,但在國內過慣公主般生活的吳憤奮在新西蘭連連碰壁。高傲的性格讓她一時無法接受平庸的工作,可現實是殘酷的,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挨餓。迷茫無助中,吳憤奮逃避過,消極過,痛苦過……
有一天中午,思思從學校回來,告訴她說:“媽媽,我中午沒吃飯,隻喝了水。”吳憤奮詫異地問:“為什麼不吃飯?”思思說:“因為……我沒錢吃飯了。”那一刻,看著隱忍的女兒,吳憤奮如醍醐灌頂,她忽然意識到,女兒都沒有飯吃了,自己還無法放下尊嚴和麵子去麵對現實,去努力掙錢,作為一個母親,自己是多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