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悟佛,也不誤她(1 / 2)

“對了,”宰相老劉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一般,斜眼看向司命官,嘲笑道:“你這家夥,多少年沒出欽監一步,一直在什麼推演命理。”

“怎地今跑出來喝酒來了,不推演了?”宰相笑道。

司命官臉色一紅,很是酣暢的笑道:“哈哈,三年前,紫微星滅,有災厄降世,給我急得這三年就沒睡好覺,一直在推演還推演不出來。前幾,紫微星忽然重新亮了起來!”

“哈哈,雖我沒推演出什麼,但是災厄還是避過了。這豈不是大喜事,老子睡了幾飽覺,給自己放了個假,聽這個時節有螃蟹吃,就來了。”

司命官一臉無恥的賤笑,看著臉上滿是無奈的宰相老劉,“大師兄,別人家沒螃蟹我還信,你這個宰相家沒點兒螃蟹,我還真不信了。”

易逍遙也是嘿嘿笑著點頭。

老劉無奈的歎了口氣,一臉心疼的走出座位,緩緩從一處角落的箱子裏掏出一壇放了不知多少年的黃酒,又吩咐下人把前幾錢大人送的澄陽湖大閘蟹拿來煮了吃。

不多時,三人麵前擺開了十幾隻螃蟹,三隻酒杯,還有一壺黃酒,外加三副吃蟹用的器具,在那兒美滋滋的溫酒吃螃蟹。

黃酒話閑事。

秋香蟹子肥。

三後,那個名叫易逍遙的年輕人寫的十三篇文章,傳遍下,便受好評。

這十三篇文章,由到大,從子、臣子、君子、百姓四個層麵,從衣食住行一直寫到兵法布陣,篇篇皆是立意頗深,微之處顯功夫。

易逍遙也懂了,當年第一次見喬大家時,喬大家已經告訴他何為修身齊家治國齊下。

洗衣,剁菜,烹鮮,掃塵埃。

修身,齊家,治國,平下。

那,易逍遙站在皇宮禦花園之中的亭子裏,捧書閑讀,忽然看到一襲紅衣,彎腰戲水。

易逍遙呆在那裏,直到紅衣消失在他的視野中。

皇帝已經三未上早朝,再也不自己是明君,反而笑道“有了媚娘,當個昏君又如何?”

待到紅衣消失,易逍遙嘴角苦笑,緩緩歎氣。

“原來她叫媚娘。”這個二十餘歲便已是帝師的儒生,兩眼迷茫的緩緩歎道。

當年文章裏滿是兒女情長,境界始終放不開的儒生,如今已經是文章裏遍是仁義道德的帝師了。

當年那一襲紅衣,也已經是皇帝麵前的當紅妃子了。

易逍遙歎了口氣,眼色複雜,緩緩走出了一步。

一步,平下。

那距離平下境界,始終隻差一絲的儒生,一步進入平下。

下萬千讀書人,如今有兩人讀出了平下的境界。

而此時,長安化生寺中,那個一直舉頭望的和尚,今年已經是十六歲了。

他依舊是抬頭望,坐在院中一動不動。

隻不過時常低下頭來,兩眼出神的看向化生寺院牆之外的紅磚綠瓦雀子塢。

雀子塢,還是三年前那個青樓。

當年那個佛道大辯,並未讓他感覺有什麼,倒是莫問方丈和莫言主持莫名其妙的安慰自己許久。

甚至和尚覺得那個大儒的挺對的,心裏對那個大儒還有幾分敬佩之情。

所以獨來和尚隻是依舊每參禪問佛祖,自己什麼時候能去青樓。

那一副明眸皓齒,和尚坐在那裏,想了三年。

“唉,一身佛性啊。”和尚歎道。

和尚忽然臉色一滯,兩眼明亮起來。

緊接著,獨來和尚哈哈大笑,笑出淚花,跪下朝著蒼猛地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