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飄飄,鐵蹄嘯嘯。
千裏斷腸,關山古道。
滾滾煙塵,人影飄渺。
山頂千門,次第開來。
豔陽當空,萬裏晴空。
千萬儀仗,文武百官,一襲明黃,翹首以盼。
待聽鐵蹄如雷,塵土彌漫飛揚,幾家歡喜幾家愁。
不消多時,密密麻麻高頭大馬成群結隊而來,井然有序,由此可見此軍隊將領治軍之嚴。
十來匹高頭大馬最先出現在皇城之前,皆是身披盔甲的錚錚如虎鐵漢將領,剛從沙場回來的他們,一身戾氣尚未完全消退,兩旁翹首以盼百姓皆被他們身上沉厚戾氣駭得倒退數步,膽小之徒,甚至跌坐在地。
前排十來匹高頭大馬突然分開,一騎紅塵迅速脫穎而出,清純脫俗容顏,飄逸墨發隨風飄揚,一身勁裝颯爽英姿。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是皇後娘娘!那個是皇後娘娘!”
頓時,原本安靜的人潮湧動,百姓們臉上具是驚喜之色。
早已聽聞皇後在西垂邊疆所做所為,為大莫江山社稷安定做出無數貢獻,身陷敵營毫不慌亂,毒迷帕瓦城,箭射卡瑟谘大將軍,與眾將領一起商議軍機大事,出謀劃策,巾幗不讓須眉。
一年多前,皇後淫亂後宮之聲早已消散無蹤,走到哪裏都聽到歌頌皇後的歡呼聲,在西垂邊關,若誰敢說半個詆毀之字,周圍百姓必當群毆。
舒皇後,在西垂百姓心中猶如天神,受人膜拜。
皇城近在眼前,隻聽一聲馬嘶,為首寶馬前踢微踢,穩當當止住前進的去勢,馬鞭一揚,身後千軍萬馬頓時急收步,屹立於皇後身後。
飛身下馬,如墨青絲空中劃出一道利落弧度,一身勁裝的水靈靈對著高站在皇城之上俯視他們之人,平靜無波眼底閃過一道憎惡,快如閃電,在任何人沒有察覺之前消失無蹤。
跪下身子,行了個軍禮,非後宮嬪妃之禮。
“末將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兩萬將士在水靈靈率領一齊跪下,呼喊道,聲音之大,撼動大地,振聾發聵。
舒皇後在征西大軍中的威望威信,可見一斑。
“平身!”皇帝聹笑容滿麵,態度甚是誠懇道,“眾愛卿皆是保朕大莫江山安穩、保大莫百姓安危的有功之臣,朕在此代天下百姓謝過終愛卿!”炯炯有神黑眸隱含晶瑩之光。
說著,雙手抱圈,朝著皇城下兩萬將領深鞠一躬。
剛剛站起身的兩萬將士趕緊又跪下,紅著眼睛呼喊道:“末將願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起跪下的水靈靈心裏冷笑,不得不佩服皇帝收買人心的手段。
皇帝聹開懷一笑,不經意瞥了一旁舒相一眼,說道:“朕已在聖天殿備下盛宴,為各位愛卿接風洗塵!”
“末將叩謝皇上!”又是雷動九天喊聲。
聖天殿,乃皇宮裏慶祝最為重大宴會的地方,非皇宮貴族不得參加,而今……
邊關將士皆是寒門出生,有多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鄙之人,靠著一身蠻力沙場奮勇殺敵,即便立再大的軍功,也改變不了他們骨子裏平民的身份。
不久前,皇帝親自下聖旨命西垂邊防抽出兩萬將士回莫都代表全群將士接受皇帝的封賞,並派傳聖旨太監隨行攜帶大量賞賜去邊關,犒賞二十萬大軍。
皇帝的用心朝野皆知,調新任征西將軍包安邦統領的二萬將士回莫都,是為了牽製舒相在莫都的軍事力量。
此刻當著整個莫都百姓的麵說輕描淡寫幾句,既顯示了他乃一代仁君,更成功收買人心。
皇後戎裝回宮,英姿颯爽叫人不敢直視。
鋼鐵般堅韌不拔的纖細嬌軀,地獄裏爬出來的戾氣,所過之處文武百官、後宮嬪妃、太監宮女侍衛無不心驚膽戰、恭恭敬敬,感受到她冰冷如飲血之刀的殺氣。
這就是經曆一年多邊疆殺戮的皇後,比過去深居簡出卻手段淩厲的她更為厲害。
後宮,所有有品級的嬪妃軟著腿跟在水靈靈身後,大氣不敢出一口,更無人敢交頭接耳、互使眼色。
皇後的威嚴,她們看到了。
皇後的風範,她們體會到了。
皇後的殺氣,她們更感受到了。
此刻,她們終於明白了嬪妃與皇後之間的天壤之別。
皇後離宮一年多的時間裏,皇帝再次將統領後宮之事交給寵冠後宮的貴妃。
然而,貴妃一介平民出身,在朝廷上沒有半點後台,有後台的嬪妃怎會聽她的。
況且貴妃生性善良軟弱,做事優柔寡斷、瞻前顧後,絲毫沒有皇後的雷厲風行,後宮嬪妃更是不將她放在眼裏,熟視無睹。
若非她有盛寵在身,皇帝將她保護的滴水不漏,以她的心思心計,早被人吃得連骨頭也找不著,怎可能讓她緊跟在皇後身後呢。
在皇後離宮的一年多時間裏,後宮可謂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
先是皇後離宮不到一個月時間,恰封秀女大選,進來四十多位花容月貌,有一定身份背景的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