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房子的故事2(2 / 2)

你以為住過去就好了?沒那麼容易。

那時哪有人去媳婦家住著不走?那得是有要求的。

那叫什麼?入贅!

你得改姓,當時我是死活不同意,沒辦法,拗不過,總歸是分開了。

弟弟卻也改了姓。

自此算是分了家。

就這到了70年,有了兒子,總歸是高興點,兒子小還好,擠擠床上能睡四個人加一個嬰兒。

奶奶和父親兩個女兒睡大通被,也就是炕一個樣子。

我和妻子則睡地上。

後來兒子稍大,竟還給自己找了個好地方,那時家裏地上除了我和妻子睡的地方,也就放了個縫紉機。

兒子自己竟睡到了縫紉機踏板那,還別說,挺寬闊的,他自己還高興了很久。

其實帶孩子也辛苦,那時兒子還小的時候,卻總是被人參觀。

參觀什麼?周圍的小孩子,誰見過被綁著的小孩?

3個孩子,2個老人,妻子隻能選擇給兒子肚子上係根繩子,不讓從床上掉下去。就這引得小孩子趴窗戶上看,後來,這事還總是被人開玩笑。

當了會計幾年,村裏人多,學校教師名額不夠了。

上過初中,在村裏也漸漸有了些名氣的自己,被推薦給了連校長。

說起來連校長算是恩師了,和他談得來,也照顧我,往後倒也相互幫襯不少。

村裏的學校當時還有另一個副校長,張校長,和連校長科班出身不同,是一個典型的農民。

卻有些看不起我們這些人,時常找些麻煩,我哪裏理他?連校長招呼我來代課的,你就說幾句,對我有什麼影響呢?

後來中央出了政策,整頓教育。

這個張校長也走到頭了,許是那天來傳達的人不舒服,眼神不清,或是太陽曬得,念了兩句文件,就將文件給了我:“你讀一下,我頭暈。”

掃了幾眼文件,大概看了一看,文件往那一放,看著下麵站著的張校長:“禁止貧下中農任教。”

當場給張校長氣個半死,不過也是,你說他一什麼都不懂得,整天瞎折騰,不僅沒功勞,還耽誤別人,惹得很多人不喜他。

這張校長也是個妙人,竟然就賴在學校不走了。

最後還是公社的老領導發話了,沙土地裏有個小隊,是種棉花的,讓他去教一段時間,帶著鋪蓋就過去了。

那邊剛給人安排過去,這邊就給我們下令,守好了,不準他再回來。

也就沒在再學校見過他了。

到79年,大隊搬遷,土地要分發出去,靠著連校長和老領導幫忙,憑著村裏教師的身份,終於蓋起了現在的屋子,總算的有了住處。

但是蓋房中還有個故事。

錢不夠,隻能用老辦法,拆了老房子,起新房子。

家裏幾口借住在別人家裏,將奶奶用推車送給弟弟代為照顧一段時間。

當時房子也算快,不到十日的功夫,就請人弄好了大半。

那天剛砌完北邊主臥旁邊的小屋裏的炕,由於是濕的,底下還燒著火,將上麵的泥土烤幹。

就在這時,弟弟推著奶奶回來了。

原來是奶奶在弟弟家裏天天大喊,實在沒辦法,又用推車給推了回來。

七十多的老太太,以前都是裹著腳的,遠的都是推車放上邊拉著走。

就那麼自己爬到了炕上,不下來了,當時是哭笑不得。

老太太還喊著 : “這屋是我的了,我就住這,哪也不去,這裏還暖和。”

底下燒著火,能不暖和麼。

也隻能點頭答應了,不過也得給她限製下,讓她答應了不再頓頓自己一個人吃獨食,大家一起吃,好東西不能總是自己藏起來吃。

想來也是窮怕了的關係,就連妻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也有了藏東西的習慣,總會將好東西留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