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美國人說根本不可能,CE、惠爾普、美泰克是美國的前三大,它們要進去,都花了很長時間。
張瑞敏堅決不同意,他認為海爾跟在人家後邊,永遠不會有市場。最後美國人就同意了,他想出了一些很有創意的措施。
比方說進沃爾瑪,那個美國人就在阿肯瑟州,也就是沃爾瑪的總部所在地,就在沃爾瑪的總部外邊,樹立了一個巨大的海爾廣告牌。
沃爾瑪的總經理經常在工作時間向窗外眺望,一眺望就看到了這個廣告牌,他就問這個海爾是個什麼品牌?是哪兒的?
底下人就去了解了,說海爾是中國的,這個品牌也不錯,而且廣告牌上有地址、電話,在美國有總部,可以聯係一下。就這樣,海爾和沃爾瑪“接上頭”了。
不怕問題、困難,就怕不想;就好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而這把解決問題的鑰匙,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起一支蠟燭”,這句話是克裏斯托弗斯的座右銘,它也應當成為指導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一條準則。通過詛咒和抱怨,我們什麼也改變不了,黑暗和恐懼仍然存在,而且還會因為人們的逃避和誇大而增加問題解決的難度。
然而,如果我們果斷地采取行動,及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哪怕我們隻做了一點點努力,也會使我們朝著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向邁進一步。同時,我們還可能在積極努力的過程中尋找到不同的、更便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我們身上。
帶著思考,主動工作
思考是通住問題解決的必要之路。麵臨問題,如果你不能積極思考,將之妥善解決,那麼,問題就會成為你工作的負擔,這樣,不隻是你本人的不幸,更是企業的不幸。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員的桌上,都擺著一塊金屬板,上麵寫著“Think”(想)。這個字的精粹,是IBM創始人華特森創造的。
有一天,寒風刺骨、陰雨連綿,華特森一大早就主持了一項銷售會議。會議一直進行到下午,氣氛沉悶,無人發言,大家開始顯得焦躁不安。
這時,華特森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很大的“Think”,然後對大家說: “我們共同缺的,是對每一個問題充分地去思考,別忘了,我們都是靠腦筋賺得薪水的。”
從此,“Think”成了華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銘。
無獨有偶,著名的微軟公司也十分重視思考的價值。微軟公司的創始人兼CEO比爾·蓋茨曾多次說道:“如果把我們頂尖的20個人才挖走,那麼,我告訴你,微軟就會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
新聞記者史卓斯在與微軟公司接觸了3個月後寫道:“據我觀察,微軟不像昔日的IBM那樣,在牆上掛著訓斥員工‘要思考’的牌子,而是將‘思考’徹徹底底地植入微軟的血液。”
微軟的最高管理層研究院的核心大約由10來個人組成。他們管理關鍵產品,組織非正式的監督組來評估每個人的工作。許多在各項目工作的高級技術人員,組成了研究院的外圍。其中一些人還是公司的元老,從微軟建立之初便一直在這裏工作。微軟公司就是靠這些出類拔萃的人物和比爾·蓋茨合理的管理製度,在競爭中走向成功的。
思考讓IBM、微軟這些公司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善於思考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成功喜悅。有人調查過很多企業的成功人士,從他們身上發現了一個共同的規律:最優秀的人,往往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他們相信凡事都會有方法解決,而且是總有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