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個禮堂內雖有千餘人,此刻卻是鴉雀無聲,每個人都睜大了眼張大了嘴,滿臉的不敢置信。
這年頭連玻璃都還沒發明出來,更別提望遠鏡了,就連伽利略也還得過四個多世紀才能出生,天下人隻知道月亮是會發光的,上邊還住著嫦娥的,可誰都沒聽說過月亮之所以發亮是借的太陽的光。
徐子楨不等他們回過神,用炭筆指向第二句:“疑是地上霜……地上為什麼會有霜?這是個什麼東西?他和雨雪之間有親戚關係麼?答案是,他們都是水變的,隻不過是水的不同形態而已,空氣中含有水分,因溫度的變化而使這些水分變雨或雪或霜,然後再落到地麵,這第二句的意思就是萬物之理,簡稱物理!”
他在霜字上畫了個圈,接著又說第三句:“舉頭望明月……為什麼人能舉頭能抬手能做各種動作,因為身體內有神經係統在支配,而望是怎麼個望法,物體形狀是怎麼進眼睛的?那是因為光線通過空氣折射入眼睛,經過瞳孔視網膜等人體視覺係統,最後進入大腦,產生影像,這第三句厲害了,因為包含了兩樣東西——光學與生理學!”
最後他將炭筆點在了第四句:“低頭思故鄉……低頭和抬頭一樣,都屬生理學範疇,至於故鄉,也就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有的是在江南,有的是在塞北,有的在中原,總之各有不同,有的有山,有的有水,有的啥都沒有,因為地質、環境、天氣等各種因素造就了每個地方的特點,而這,就叫作——地理學!”
大觀禮堂內依舊回響著徐子楨最後那句話的末尾字音,當他一口氣說完這麼一大段話後,整個禮堂內沒有一個人說話,每個人的臉上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徐子楨這番話實在太過駭人聽聞,他說的每個內容都是在場的這些夫子或是才子聞所未聞的東西,甚至有不少詞彙他們連聽都沒聽過,完全不懂什麼意思,片刻之後禮堂中不知誰先醒轉,大聲叫了個好,然後整個禮堂裏忽然爆發出一陣如雷般的喝彩聲。
不管徐子楨說的東西他們懂不懂,但在場的都是大宋的文人精英,能很快想通旁人想不通的事,這段奇怪之極的話雖說暫時不能明白具體意思,可是徐子楨將這首詩能解釋出這樣的意思,實在是他們平生首次見到,而且他們敢說就算李白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這首詩裏會包含著這麼多陌生的知識與學科。
蔣院長和顧易先生也被驚得愣在了那裏,半晌都回不過神來,正在發呆之間卻見徐子楨用炭筆在詩句最後故鄉二字上畫了個大大的圈,臉上的微笑忽然慢慢變成了冷笑:“金人再度南侵,戰事吃緊,我說句大不敬的話,現在咱們還能把故鄉倆字說著玩,可哪天金人真打過來了,咱們這些人要麼戰死,要麼被俘,到時沒一個能回得去,那故鄉可就真的成了故鄉了。”
台下所有人全都愣住了,禮堂內再次變得一片寂靜,徐子楨的話風驟轉讓他們有點跟不上節奏,而且他說的話也讓大家驚駭莫名,這何止是大不敬,若是傳入官家耳中這可是滿門抄斬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