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周穎:激進式成長(1 / 2)

戴周穎:激進式成長

投資者說

作者:張櫻贏

眼前這個被媒體稱為高富帥的80後投資人,有著與年齡不符的老練氣質。戴周穎一身利落西裝和訓練有素的待人方式,讓人無法不把他和典型的“精英”形象聯係在一起。隻有在成為CyberAgent Ventures(CA創投)的一員之前,我們才可能一窺他曾青澀的過往經曆。

戴周穎曾赴日留學,自大四開始進入日企,第一份工作是銷售。

最長工作時間是48小時,正常時候是17小時,戴周穎在日企度過的那4年時光,可以說是“魔鬼式”訓練。如何超越你的老板?戴周穎的建議是,其他方麵毫無勝算,至少時間上應該超越。

戴周穎的老板是個工作狂,他的工作時長比一般員工還要長。而“一般員工”的工作基準是“晚上十二點才離開公司”。

整個公司都呈現出一種拚命文化,戴周穎回憶道。自己當時因為年輕、沒有任何經驗,所以更加拚命。但也正是由於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狀態,曾一度讓他以為自己就快“掛掉”。打破他最高紀錄的48小時,便是一次時刻處於打雞血狀態的工作經曆。

作為銷售代表的戴周穎,為了推廣產品和公司團隊一起從日本飛往美國,從起飛前到飛行期間再到落地,戴周穎和日本團隊猶如上演一場分秒必爭的商戰片,一刻都沒有鬆懈過,不論是在飛機上不斷討論方案,還是落地後開始執行計劃、展示產品,戴周穎和他的同事們沒有休息過一分鍾。

也正由於這種“激進”的工作方式,戴周穎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轉機在危機之後

很多人知道戴周穎關於機鋒網、飯統網的投資經曆,但有一個叫“紫博藍”的項目,雖未曾對外人說起過,可那段投資經曆對戴周穎來說,卻有著許多未曾感受過的體會。

“這個項目做得非常艱辛,這完全是我自己找、自己推、自己管理的一家公司。”戴周穎回憶這家專門做搜索引擎優化的公司,打從第一天開始進入時,就埋伏著許多問題。“尤其是人在利益麵前,人性的展現。”

第一個問題便是要麵對集團老板對公司施加的壓力。

集團老板在看到這家小公司竟能夠輕易得到資本青睞,便與其提議不如將資本獲得者轉移給集團總部,由他來進行發放。但凡同意這個做法,就等於將紫博藍置於極為被動的處境,而集團總部的目標和投資方的方向又未必完全契合。為了保證其獨立性,戴周穎選擇了拒絕。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得不極力勸說對方,因為紫博藍畢竟屬於集團公司。在好不容易獲得老板的同意後,戴周穎又開始了第二個思路的規劃,就是如何讓這家公司從集團中剝離出來。

“這本身就是一個繁雜的工作,財務如何獨立、公司內部交易怎樣達成等等,這些都超越了我當時的能力。”戴周穎回憶。一切並未按照既定計劃發展,但這並不影響戴周穎要投資紫博藍的決心。

終於,隨著工作的推進,戴周穎和紫博藍洽談好了投資方麵的條件。然而,就在第二年,整個資本市場迎來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次危機導致CA創投不得不對他所做過的投資決策重新開始修訂。對於紫博藍的投資,CA創投也不得不進行重新談判。

好在雙方合作意識明顯,在曆盡各種阻難以後,雙方終於在投資意向書上簽字,握手合作開始了一段新的曆程。

隨後而來的問題是,隱藏在表麵下的痼疾沉屙,一點一點浮出水麵,比如資金流動及違規的操作行為,這無疑是再次挑戰投資人的意誌:你到底還要不要堅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