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老”了,尚能飯否?
封麵報道
作者:付亮
作為曾經的全球最知名手機廠商,摩托羅拉曾和諾基亞、索尼愛立信(後被索尼獨家收購,更名為索尼)一起被稱做全球手機三強。但是不能不看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智能手機時代,在蘋果、三星等廠商的衝擊下,三強全部被競爭對手超越,科技潮流的更替就是這麼無情。
摩托羅拉衰敗的原因其實已經被總結得非常清楚,人們議論最多的就是以下幾點:
第一,在資本運作上,合作夥伴的選擇有明顯失誤。穀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安卓操作係統平台的支持者,收購一家安卓手機提供商,不斷被外界質疑穀歌是否還能一碗水端平,導致整合策略畏手畏腳、效果大減。
第二,在戰略抉擇上,未能正確估計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智能手機浪潮。蘋果手機帶來的大屏幕、高性能的智能手機高速發展,重創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品牌。收購前,摩托羅拉從多元化發展到聚焦於高性能安卓手機,業績取得了一定的起色,但收購後長時間戰略模糊,限製了公司的發展,也導致了人才的流失。
第三,在產品布局上,放棄了多品牌、多市場的布局,將資源逐漸聚焦於少數型號,節約了資源,短期內也推動了銷售,但在三星、HTC、中興、華為等不斷推出新品的衝擊下,摩托羅拉的產品更新周期並未能同步縮小,短時間內產品從領先到落後。
第四,在市場營銷上,智能手機帶來的全新體驗式營銷、口碑傳播宣傳,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對手采用。而摩托羅拉產品發布周期長、營銷手段單一,與用戶的距離越來越遙遠,導致在與競爭對手的博弈中處於劣勢。
穀歌的收購主要是看中了摩托羅拉的專利,然而迄今穀歌並未想清楚如何處理摩托羅拉與其他手機廠商之間的競合,這給摩托羅拉移動的發展加上了“枷鎖”。此外在戰略、產品、營銷角度,穀歌也沒有幫助摩托羅拉抓住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智能手機浪潮。所以,現在摩托羅拉移動隻能采取裁員減支等被動的應對策略,這也使得其市場地位不斷下降。摩托羅拉移動如果繼續退縮,那麼在與其他手機廠商的競爭中的劣勢會不斷加大。對此隻能感歎一聲:英雄遲暮,尚能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