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軟件從盒裝走向雲訂閱(1 / 1)

軟件從盒裝走向雲訂閱

專欄

作者:老鬼阿定

Adobe此舉彰顯了公司正在迎合消費者不斷變化口味的決心,因為如今人們已經不會繼續購買數量眾多的軟件,就像此前的CD、電影和書籍產品一樣。但與此同時,Adobe也需要學會逐漸淡化將自己作為一間“產品公司”的思維,而是更多的將自己擺在一個“服務公司”的定位上。

5月8日,Adobe宣布將Creative Suite軟件由盒裝改成雲訂閱的、按月繳費的Creative Cloud。Adobe公司產品營銷主任Scott Morris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將用Creative Cloud取代Creative Suite套件,這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惟一重點。”

第二天,5月9日,微軟Office官方博客稱,微軟可能會在10年內徹底放棄盒裝軟件,轉而采用以訂閱為基礎的服務模式。自從微軟今年1月推出Office 365家庭高級版訂閱服務以來,業界就猜測該公司可能徹底放棄盒裝版Office。

軟件產業以盒裝軟件的形式銷售產品,可以上溯到30多年前的IBM PC時代。當時微軟的軟件以盒裝軟磁盤的形式銷售。大約在2000年前後,盒裝軟件改為光盤。現在,軟件巨頭微軟和Adobe的動作,使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明確的信號:軟件正在從盒裝走向雲訂閱。

對盒裝軟件的第一波衝擊來自於穀歌的Google Docs。Google Docs於2007年發布,以Web App的形式提供與微軟Office類似的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檔等功能。當時Google Docs雖然遠不如Office完備,但以文件雲端存儲、文件共享、協同處理的功能震撼業界。

2011年6月29日,微軟發布 Office 365辦公軟件,這是一款基於雲端的產品。微軟首席執行官鮑爾默表示準備Office 365用了6年的時間了。而6年前正是2007年Google Docs問世的那一年。

從軟件形態上看,微軟的Office 365與Adobe的Creative Cloud一致,而與穀歌Google Docs的有所不同。穀歌Google Docs至今仍是純粹的Web App,無需在客戶端安裝軟件。而微軟和Adobe都需要下載並安裝客戶端。

將Adobe的Creative Cloud和微軟的Office 365與盒裝軟件相比,我們可以看到雲訂閱軟件的一些鮮明特點。

首先,雲訂閱需要用戶按月或按年付費。例如,完整版的Creative Cloud每月訂閱費用為49.99美元,Office 365家庭高級版每年訂閱費用為499元。用戶可以隨用隨訂,不用不訂。

其次,廠商不再定期發布和銷售軟件的新版本,取而代之的是廠商隨時升級、用戶隨時下載。避免了重複購買的時間成本,從而立即獲得新技術所帶來的好處。

第三,文檔可以存在雲端,用戶在不同地點,不同設備上均能極為方便地訪問,且不同地點、不同設備上的用戶可以協同工作、協同處理。

最後,傳統軟件廠商幾十年來,深受盜版之苦。Adobe和微軟都是盜版軟件的主要受害者。由於雲訂閱軟件需要注冊、登錄後才能使用,軟件與賬戶緊密綁定。這使軟件廠商看到從根本上解決盜版難題的希望。微軟CEO鮑爾默曾指出,如果用戶沒付費,軟件公司就可以隨時阻止用戶接入。這種被嚴格控製的訂閱關係,將有助於減少盜版現象。

從盒裝轉向雲訂閱是軟件業務模式的重大變革,其中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幾十年來用戶已經習慣了盒裝軟件,現在改為雲訂閱,用戶是否能跟上還不得而知。其次,新模式下軟件的性能、穩定性和安全性完全取決於網絡的服務質量,這對軟件企業是很大的挑戰。最後,雲訂閱能否杜絕盜版,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