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一陣沉默,後來有位學生站起來回答說:“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擠一下時間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專家聽完,點了點頭,微笑道:“說得很好,但並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說到這裏,這位專家有意停頓了一下,用眼睛向全班同學掃視了一遍說:“我想告訴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裏去的話,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再把它們放進去了。”
智慧語珠: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千頭萬緒、十分繁雜的情況,往往會被這些情況弄得暈頭轉向、不辨東西。這時分清工作中的輕重緩急,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且集中力量解決它,是最明智的處理辦法。
享受不斷超越的過程
克裏斯特鎮上有一位年近60的老醫生,曾經遠近聞名。但自從他出了醫科學校之後,診病下藥一貫奉行傳統的老法子。從醫多年毫無進取創新,於是漸漸步入沒落之途了。他明明應該把門麵重新漆一漆了,明明應該去買些新發明的醫療器械及最近出現的特效藥品了,但他舍不得花錢。他從不肯稍微花些時間來看些新出版的刊物,更不肯稍費些心機去研究實驗最新的臨床療法。他所施用的診療法,都是些顯效遲緩、陳腐不堪的老套;他所開出來的藥方,都是不易見效的、人家用得不願再用了的老藥品。他一點兒也沒留意到,在他的診療所附近早已來了一位青年醫生,有最新最完善的設備,所用的器械無不是最新的一種;開出來的藥方,都寫著最新發明的藥品;所讀的都是些最新出版的醫學書報。同時他的診所的陳設也新穎完美,病人走進去看了都很滿意。於是老醫生的生意,漸漸都跑到這位青年醫生那裏去了。等到他發覺了這個情形,已經悔之不及了。“不進步”使他失敗,他的診所從此再也無人過問了。
智慧語珠:
成功的動力源於擁有一個不斷超越的進取目標。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
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生存,知識麵越廣,得到的信息就越多,人生的視野就越來越開闊。一個鼠目寸光的人,很難在今天有所作為。超越不了自己,就談不上超越別人。這不但不利於自己事業的發展,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最終隻能被時代大潮所拋棄。
將努力發揮到極致
納迪亞·科馬內奇是第一個在奧運會上贏得滿分的體操選手,她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完美無瑕的表現,令全世界為之瘋狂。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納迪亞·科馬內奇談到她為自己所設定的標準以及如何維持這樣的高標準時說:“我總是告訴自己‘我能夠做得更好’,不斷鞭策自己更上一層樓,要拿下奧運金牌,你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而且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對我而言,做個正常人意味著必須過得很無聊,一點兒意思也沒有。我有自創的人生哲學:‘別指望一帆風順的生命曆程,而是應該期盼成為堅強的人。’”
智慧語珠:
無論是個人的生活層麵還是職業生涯上的表現,我們隨時都需要100%的投入才能夠有望變得傑出。我們的努力會隨著人生階段的改變而翻新,在每一個階段,做自己正在做的事,盡我所能,做到極致,就能出類拔萃、譜寫輝煌。
培養認真的工作態度
1998年4月,海爾集團在全公司範圍內掀起了向洗衣機本部住宅設施事業部衛浴分廠廠長魏小娥學習的活動,學習她“認真解決每一個問題的精神”。
為了發展海爾整體衛浴設施的生產,1997年8月,33歲的魏小娥被派往日本,學習掌握世界上最先進的整體衛浴的生產技術。在學習期間,魏小娥注意到,日本人試模期廢品率一般都在30%~60%,設備調試正常後,廢品率為2%。
“為什麼不把合格率提高到100%?”魏小娥問日本的技術人員。“100%?你覺得可能嗎?”日本人反問。從對話中,魏小娥意識到,不是日本人能力不行,而是思想上的桎梏使他們停滯於2%。作為一個海爾人,魏小娥的標準是100%,即“要麼不幹,要幹就做到最好”。她拚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學習時間,3個月後,帶著先進的技術知識和趕超日本人的信念回到了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