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妙用鄉土材料,開展趣味教學活動(1 / 2)

妙用鄉土材料,開展趣味教學活動

幼教天地

作者:奚愷

摘 要: 今天信息流通快,幼兒接觸的世界豐富多彩,教參上單純的兒歌、故事、歌曲等已經不能充分滿足幼兒的真正需求,而鄉土資源卻靜靜躺在那兒,等著我們發現。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貫徹新《綱要》精神,嚐試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源於幼兒的需要,產生於幼兒的興趣點,在幼兒主動、積極、有效的探究中發展,在教師的關懷、接納、支持、引導中深入。

關鍵詞: 幼兒教育 鄉土材料 玉米材料 趣味教學

幼兒健康成長需要豐富的生活與學習環境,教育課程就是從幼兒實際需求出發,以本地鄉土文化為課程背景,以幼兒的一日生活教育為主線,正如陶行知先生在論述中國鄉村教育時指出的: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教材。如何充分挖掘、發揮農村自然資源、鄉土資源的教育作用,如何為幼兒創造自由、自主、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幼兒主動觀察、探索、思考、發現,徹底解放孩子的手腳與大腦,是我們一直努力實踐的主要教育方向與目標。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貫徹新《綱要》精神,嚐試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自幼兒園鄉土材料的研究開展以來,大班組的老師積極參與、反複實踐,跟隨園部統一安排與規劃,首先創設“玉米材料”的主題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初期加大宣傳力度,發動家長協助我們收集各類豐富的自然材料和鄉土材料,還邀請許多社會人士給我們提供關於玉米的資料,設計許多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對玉米有新認識、新想法,提高對生活材料的興趣。

一、剖析材料,了解教學價值

深刻反思後,我們以一個班級為實踐對象,嚐試創設有鄉土特色的教育活動,根據實地環境,進行“鄉村尋寶”活動,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鄉土資源,對那些在身邊隨手可得的稻草、竹片、木片等進行篩選、收集,讓充滿吸引力的鄉土材料走進孩子的視野,走進孩子的生活,讓這些材料在我們的實踐過程中散發濃鬱的氣息。“挖”材料是實踐活動的關鍵所在,通過探討我們將主要材料源定位於“玉米”上,實地調查,找尋與“玉米”相關的所有材料,深挖易與“玉米”有機結合的材料。我們不僅沿著本地一條條小河行走,還走進一戶農村了解玉米的成長,小小的記錄本上記滿材料和思路。

二、製定大綱,鋪墊教學資料

1.環境布置體現特色

班級環境布置充分利用玉米資源(玉米稈、玉米渣、玉米皮……)發揮牆飾的有效教育價值,將孩子們的作品躍然呈現。

2.活動開展體現特色

圍繞本園特色建設活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戶外活動、幼兒藝術作品大賽……

3.區域活動體現特色

堅持以區域活動開展為依托,以玉米為材料,充分讓幼兒動手操作起來,如畫一畫、擺一擺、玩一玩、說一說……讓幼兒在操作中得到能力提高。

4.幼兒能力培養多元化

小小的“玉米文化”切入點,帶動幼兒園綜合活動的開展,並在有效的活動開展中培養幼兒綜合能力。

三、充分準備,進行教學活動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孩子們興趣盎然、放飛遐想、陶冶情操,獲得美的感受。興趣能使學生有意義地學習,提供學生學習機會,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因此,在投入大自然懷抱的同時,要及時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利用鄉土材料“玉米”開展一係列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