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揭露真相(三)(2 / 2)

為了對抗外族的再次入侵,先皇封鎮山王皇甫梟為威遠大將軍,手握元帥大印統領三軍以對抗外敵,不得不說,皇甫梟確實是個用兵的奇才,幾次交鋒就將敵軍打的潰不成軍節節敗退,可見其足智多謀,但也就是如此,也應驗了太祖皇帝的話。

一直有著優越感的皇甫梟,覺得自己處處比先皇優秀,心裏一直為太祖皇帝把皇位傳給先皇的事耿耿於懷,雖然表麵上他依然為國衝鋒陷陣,拚死效力,可這根刺,卻深埋進皇甫梟的心裏,也越埋越深,終於因這解不開的心結而爆發。

皇甫梟暗地裏私下練兵,還開始和敵國有了書信往來,而葉康手中的這封信,正是皇甫梟密謀造反的鐵證,信上所述是皇甫梟讓敵國進犯,替他殺了先皇擁他為帝,到時候兩國締結邦交,甚至還說道若他成功登基,則送上邊境九座城池以示誠意。

這封信,正是當時在皇甫梟身邊還是個副官的尉遲峰發現並偷偷劫下的,先皇得知皇甫梟有造反之心為之大怒,可也深知,若力敵,自己決不是皇甫梟的對手,於是乎就找來當時還是通政使的葉康和告發此事的尉遲峰,三人商量,最終定下了那個行刺的計劃。

最先由葉康在朝上奏本,說運城被外族滋擾,請求先皇派皇甫梟前去鎮守,再由先皇下令準奏,最後則是讓尉遲峰埋伏在前往運城必經的那條山路上,伺機將其殺之。

先皇仁慈,他念及皇甫銳當年還隻是個4歲的年幼孩童,於是吩咐留下活口,再派人將其帶入宮中撫養,一則是因為不忍見皇甫銳孤苦無依,二來也是為了從小將皇甫銳留在自己身邊,以免將來他步上自己父王的後塵。

“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樣。”思緒慢慢拉回到現在,再次想起當年的種種,葉老爺也有著許多的無可奈何,先皇下令封鎖此事,其目的除了念及多年兄弟之情,更是為了不破壞皇甫梟在兒子心中的形象,讓皇甫銳從小背負起逆臣之子的枷鎖。

誰也沒有想到,當年隻有4歲的皇甫銳卻早已把仇恨植入體內,瘋狂的報複著葉康和尉遲峰兩家,本以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可現在這所有的所有,都變得如此名不正言不順,可笑之極。

皇甫銳聽著葉老爺說的話,想著之前自己親眼所見父王的親筆信函,他不想承認這一切是真的,卻又不得不承認,矛盾的情緒無情的戳刺著他的心,臉上的表情痛苦不堪,往日的威風不在,此刻整個人看上去無比的落寞,眼神渙散的找不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