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配送”,小女子靠出售服務發了財
紀實
作者:孫修峰
今年26歲的李洋,是個性格外向、開朗活潑的女孩。就是這樣一個小女子,在偶然的機會裏發現了一個商機——“即時配送”。說白了,這其實是一種便民服務,而李洋正是憑借著這一新鮮的創意,將市場越做越大,收獲了滾滾財源。
如果有這樣一種服務,你願意嚐試嗎?
21歲那年,李洋大專畢業。有天,她去同學那裏慶祝搬家之喜,但沒想到同學卻滿臉的鬱悶,她忍不住好奇,一問同學,同學卻是滿腹苦水。
原來,在當今房產市場劇烈膨脹的推動下,很多開發商圈地征地,早早就把房子蓋了起來讓業主們搬進去,但大家都忽略了周圍配套設施的不完備。同學告訴李洋,最近的一家超市距離自己這座新建小區也有近兩公裏的路程,每一次跑老遠的路,買食品與生活必需品,簡直是苦不堪言。
李洋一邊安慰同學,一邊就動起了心思。她忍不住問同學:“如果有人送貨到家,而且價格也公道,你能接受嗎?”同學看了她一眼回答:“當然能接受啦!但就是不能當麵挑選,如果能像網上購物就好了,即時買,即時送,還有大量的商品圖片和介紹。”
說幹就幹。回去之後,李洋就通過同學的關係,以500元的價格買下了一個網站。然後找到了一家超市談好價格,拍下了很多圖片上傳。幾天的努力之後,一個像模像樣的配送網站終於出現在了她的麵前。可是網站有了,怎麼讓別人知道呢?或者是說,家裏有不會上網甚至是沒有網絡的,怎麼辦呢?這些可都是自己的潛在客戶啊!
她想到了做廣告,在那些遠一些的高層甚至是寫字樓裏,人們最常用的恐怕就是電梯了,於是,她想到了電梯廣告。她專門找人製作了幾十張精美的宣傳單,然後分貼在電梯裏,還給配送站配備了很詳細的說明文字。張貼完畢後,李洋知道,自己的配送站,就這樣開張了。
本以為自己準備得很齊全,但沒想到到頭來還是手忙腳亂。雖然那一個上午,她隻接到了一個訂單,對方是一對小夫妻,要買幾種蔬菜和一些麵食。但這些東西,李洋找的那家超市裏並不多,所以她又特意趕到市場裏買了一些,等到送過去時,已經是中午十一點多了。結果那家女主人非常不客氣地說:“你這還叫即時配送啊?我以為十多分鍾就可以送到,沒想到這麼幾個小時,黃花菜都涼了!”
麵對埋怨,李洋也有些不好意思。而且她還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自己對一切隻是憑想象來做,要知道萬事開頭難,況且自己一個人,跑那麼遠,效率絕對不高,這是其一。其二是產品的量不齊,也遠遠限製了效率。
這算是一個難題,可是李洋卻告訴自己,萬事開頭難,隻要自己努力去想,去做,這些事情很快就能解決。
我們賣的是服務,你們買的是便捷
2011年6月,天氣剛剛變熱,李洋已經給自己的配送站進行了規劃。她仔細地畫了一張地圖,其中超市、菜場、批發城等等都被她細心地用紅圈畫上,然後計算好等距離,精心地在三分之一個城市裏設置了6個配送點。
和超市、批發商及蔬菜供應商之間經過溝通之後,確定了一係列拿貨、供貨、返利等等手續之後,她開始招兵買馬,首先把目標鎖定在了剛剛畢業的學生身上,因為年輕人頭腦好,精力好。
她買了6輛電動車,每個配送點一部電話,一台電腦。這些東西加上房租等,花去了她全部的積蓄,可是看著6輛電動車上都貼上了“即時配送”的字樣時,李洋頓時在心裏湧起了自豪感。
經過一個月的經營,“即時配送”漸漸有了起色。不僅有很多偏遠的小區有要求,而且一些寫字樓裏的白領們,也到網上去訂貨。每天忙著與超市清算,與配送工作人員協調,李洋在大家的需求中忙得團團轉。
但也有不如意的情況。9月上旬的一天,一個住在偏遠小區的中年婦女,在接到了李洋送來的生活用品之後,突然間拿出了一張以往在超市購物的單子對比價格,對比完之後,非常不滿地對李洋說:“別人家的牙膏買7塊,你卻賣7塊5。還有這兩袋洗衣粉,你足足掙了兩塊錢,還有這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