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喝牛奶仍然有好鈣(1 / 2)

不喝牛奶仍然有好鈣

健康

作者:方芳

有人不喜歡喝牛奶,但麵臨骨鬆危機,該怎麼從日常飲食中補足每天所需鈣?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19~64歲男性平均每天鈣質攝取量為611mg,而女性隻有563mg,僅達到成人每日鈣質建議量1000mg的50~70%。

“不喝牛奶”、“不運動”、“日曬不足”是現代人常見的三大傷骨生活型態,調查中訪查的800位35~49歲女性中,高達48.7%的人平常不喝牛奶,也沒有其他補鈣的行動,加上久坐不動、日曬又不足,讓她們提早麵臨骨質流失,埋下日後骨質疏鬆危機。

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補鈣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大部份鈣質儲存於骨骼和牙齒裏麵,隻有1%分布在組織或體液中。鈣質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骨質密度的貢獻,也對神經傳導、細胞膜通透性,甚至於心肌的正常功能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說包括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循環等各種生理機能都不能缺少鈣質而運行。

人體無法自行生成鈣質,必須透過攝取相關營養元素在體內合成,但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對於鈣質的吸收情況也不同。嬰兒對於鈣質的吸收率最高,可達60%,第二波高峰則是青春期,約有34%,之後一路降低到25%,到了更年期更以每年0.2%的速率持續下降。因此,“補鈣”在人生中各個階段都是重要課題。

補鈣最佳來源,答案肯定是”牛奶”,一杯240ml的牛奶就含近300mg鈣質,但問題是,牛奶原本就不是國人傳統食材,有人不喜歡喝。

乳糖不耐症是最重要原因。這是指人體的小腸缺乏消化乳糖的酵素,以至於當人喝下牛奶後,小腸不能耐受乳糖的存在而引發腹瀉、脹氣。中國每兩人就有一人患有乳糖不耐症。

六大原則吃足鈣質

無論選擇喝或不喝牛奶,成人都要以每日建議量1000mg鈣為目標,盡量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量,以維持生理所需。不吃乳製品的話,更必須留意每份餐點的食材選擇和搭配,盡量多找含鈣量較豐富的食物,還是能夠吃足鈣質。

1.加強豆類、青菜攝入, 從最常見的青菜和豆腐中攝取鈣質,青菜通常以深綠色為佳,例如芥藍、芥菜、紅莧菜、莧菜、小白菜、油菜,而豆芽菜也有不錯的鈣含量。100克的芥藍菜煮熟後大約半碗,就能吃到238mg的鈣質。

豆類食材則以市場上常見的小方豆幹含鈣量最佳,以一塊豆幹約40~50克計算,隻要2~2.5塊,就能攝取到685mg鈣質,超過一天所需的一半。

至於豆腐和豆漿,雖然因為水分較多,單位含鈣量不如豆幹,但是其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促進骨質合成,因此對骨骼有保護效果,對於不喝牛奶的人來說,改喝豆漿是個好選擇。

2.海鮮類以小魚幹、蝦米含鈣最多 ,餐點中適時加入小魚幹、蝦米、蝦皮等食材,不但可增添菜色的鮮美,還能增加鈣的攝入。

建議,什錦海鮮粥中可加入小魚幹、蝦子、文蛤、牡蠣等食材,不但滋味好、營養豐富,也是一道高鈣料理。

除此之外,鰻魚罐頭、鯖魚罐頭等由於魚骨已化開,可全部下肚,也可補充鈣質,不過要注意鹽分較高的問題。

3.多吃堅果種子,黑芝麻最優,除了攝取不飽和好脂肪之外,也能補充一部份的鈣質。

其中尤以黑芝麻的含鈣量最豐富,100克就有1456mg的鈣質,平時撒在白飯上就很美味。

不過,也提醒一下,堅果類屬於油脂類食物,攝取時必須替換原有油脂量,以免吃下過量脂肪。

4.別忘了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維生素C能幫助膠原蛋白形成,有助骨骼健康,也可以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因此平時別忘了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例如獼猴桃、小番茄都是很好的選擇。

不過許多人吃高劑量維他命C保健食品,導致維生素C的代謝物”草酸”幹擾鈣質吸收,因此,每天吃維他命C補充劑不應超過2000mg,並且應多喝水,使身體無法分解吸收的多餘維生素C隨尿液排出,以免影響鈣質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