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談判的準備(1 / 2)

原來,聯邦政府的艦隊這次本來是準備一舉滅掉這裏的叛軍據點的,他們的軍備充足,進攻計劃也非常高明,甚至選出了一個合格的艦隊指揮官。(之前幾次清剿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在如此充分的準備下,一開始進攻的時候,聯邦艦隊也確實如他們計劃的那樣占據了絕對的上風。一連打掉了叛軍好幾艘辛苦積攢起來的主力戰船。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叛軍的艦隊雖然正麵戰場打不過聯邦,但是他們畢竟是這個星係的主人,為了應對入侵也早就準備了不少陷阱。

開戰沒多久,叛軍的艦船指揮官們就發現他們無法在正麵戰場壓製或者拖延聯邦艦隊,於是,他們采用了一個比較危險的作戰預案。

預案是這樣執行的,叛軍的艦隊在正麵戰場改變隊形、收縮戰線,由對攻改為且戰且退,吸引聯邦艦隊跟進。

在對方上鉤後,叛軍艦隊又加快後撤速度,退到小行星帶的邊緣。然後把聯邦艦隊慢慢的引入了小行星帶中。

在那裏,叛軍用原先布置的大量智能攻擊型核武器重創了聯邦的先頭艦隊,其中一顆500萬噸級的戰術核武器還人品爆棚的幹掉了敵方的旗艦!

戰局從那裏開始急轉直下,政府軍的艦隊在失去旗艦上的總指揮後居然立即陷入了內亂之中,一時之間居然連一個臨時的艦隊總指揮都選不出來。

最後,這些怕死的政府艦隊高管們一商量,居然決定在這個戰役的關鍵時刻,在他們已經取得小行星帶內的戰鬥中的全麵優勢的情況下跑路……

聽到這裏,沈超才終於明白羅伊早就給他說過的這個位麵聯邦政府極端腐敗是什麼意思。身居艦隊裏軍事要職的一大票聯邦艦隊的艦長們居然就隻有這麼一點兒軍事素養。

簡直就是沒有基本的組織性。也難怪叛軍能在這個星係撐這麼久。原來不是叛軍太強,而是聯邦的組織能力太弱啊。

至於沈超他們剛才看到的小艦隊追著大艦隊到處跑的滑稽一幕是怎麼回事?那其實是叛軍試圖在政府軍撤退的時候打打秋風。

一票叛軍的戰艦指揮官那會兒都想試試看能不能抓住對方逃跑的機會俘虜幾艘聯邦的戰艦。反正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是頭一次幹了。

但是他們的對手畢竟也不是豬,雖然軍事素養相比之下很垃圾,也沒有什麼作戰意誌,但是好歹和他們交手過不少次,於是就出現了剛才那種主力戰艦殿後挨打,輔助戰艦被保護著後撤的一幕。

要不是布達佩斯號趕到現場,再有個十分鍾,聯邦的艦隊就能充能完畢,開啟超光速引擎逃離這個星係,以“平手”的戰績回到主基地慶功。(前幾次清剿都是大敗而歸)

至於說為什麼叛軍看到強大的敵人撤退了不慶祝,反而要過去繼續拚命,而且還拚死一艘戰艦呢?

倒也不是說他們看不出自己的艦隊火力弱,打不過對方。也不是他們太貪婪,不搶不舒服斯基。而是他們太了解自己的對手,必須試著搶一下對方的戰艦。

聯邦的艦隊雖然眼下看起來很慘,旗艦都丟了。但是和他們不一樣,聯邦政府的艦隊可以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且不會受到太大的指責。(之前聯邦艦隊的幾次清剿效果比這還遠有不如)

隻要聯邦的艦隊撤回他們自己控製的星係,他們還可以運用聯邦政府那龐大的工業體係製造更多更強的戰艦,征集更大規模的部隊。

有了新的戰艦和操作人員擴充他們的艦隊。聯邦政府的艦隊隨時可以再回來清剿複製人們的主基地。就像是他們前幾次做的那樣。

叛軍們相比之下條件就差多了,他們的主要根據地隻有這麼一個,工業能力也幾乎等同於沒有,所以艦船隻能是越打越少。

雖然複製人的平均素質極高,從來不缺乏高素質的戰艦操作人員和智勇雙全的戰艦指揮官,但是他們打不起消耗戰。

這次戰鬥的損失雖然不是非常大,但是他們也損失了好幾艘主力戰艦,敵方雖然開始撤退,但是主力尚存。

他們必須盡快將損失補回來,否則,等下次政府艦隊過來清剿的時候,他們就將無力反抗被屠殺的命令了。這就是為什麼沈超他們趕到時能看到那麼奇怪的一幕。

回到布達佩斯號上。戰鬥結束後,接收俘虜和與叛軍的交涉總共花了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羅伊用這段兒時間對他的朋友們解釋了他這一年來的經曆。

他說的都是些非機密的信息,包括時空議會的存在、布達佩斯號的來曆以及議會這次來招募人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