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新書記的突然襲擊(周年慶加二(2 / 2)

果然,他正想著怎麼開口,施國權就主動點了他的名:“王鵬同誌對昌海同誌這個提議有什麼意見?”

施國權明明自己已經表明了態度,但他還是指出這是周昌海的提議,用一種充分尊重王鵬的態度,不動聲色地把王鵬推到架子上。

王鵬將手邊的茶杯往前麵移了移,目光掃了眾人一圈,緩緩說:“昌海同誌的提議非常好,也非常及時!國權書記的講話更是指出了東江當下最迫切的問題,我們在座每一位都應該在深刻反思的同時,團結在國權書記的身邊,共同努力重塑東江精神!”

書記、市長以及常務副市長都同意這個提議,其他人當然都沒有異議,接下來的發言除了附和還是附和。

既然都同意增補常委,施國權又馬上提出趁熱打鐵,幹脆把提名也討論出來,一次性上報給省委定奪。

施國權的任命下來後,省裏就新的黨委副書記人選分別征求過施國權和王鵬的意見,施國權也和王鵬單獨碰過頭,表達了想讓組織部長龍耀揚來擔當這個職務。

王鵬當時把施國權這一行為解讀為對方伸出的橄欖枝,沒有多加考慮就同意了,現在細想之下,結合這個增補常委的決定,他才明白這是施國權對他手中權力的一次稀釋行動。

在王鵬的映像裏,施國權應該是那種擅長打太極的人,但這一次竟然如此快速地出手,實行權力再分配的行動,在出乎他意料之餘,也的確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有關龍耀揚的任命提名早在上一次常委會就討論通過並上報省委,這次會議便無需再進行討論,倒是周昌海,再度提出是不是打個提前量,把組織部長的人選也一並考慮了,萬一省裏對龍耀揚的任命下來,組織部長的提名馬上就可以報上去,這個位置對目前的東江太重要,一天都不能缺人。

周昌海的這兩個提議都似乎很在理上,明知這背後存在企圖,但誰也沒有反對,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清楚,每一個位置產生變化都會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相應的從上到下都會發生變動,這就是一個權力再分配的絕好機會,無論在座的常委身處哪個陣營,此時心裏都在盤算自己的最佳人選。

不過,王鵬還是在會上提出,常委的最終任命還是要由省委考察決定,如此一次性地上報是否妥當,應該仔細斟酌,為了節省各常委的時間,他建議提名可以一次討論完成,但是上報還是分兩步走,先把增補兩名常委副書記的提名報上去,等省委最終任命下來後,再上報其他的提名。

王鵬說完,龍耀揚立刻從組織工作的角度肯定了王鵬的建議,認為這樣做是最妥當的。

對於這一點,施國權、周昌海都沒有堅持,於是大家首先對副書記的人選進行提名。

第一個發言的,是排名最後的市委秘書長孫冬臨。

孫冬臨是潘廣年提拔上來的,潘廣年落馬原本可能使他在常委裏麵的地位變得相當尷尬,但因為他是地道的東江本地人,與施國權又同在雲江任過職,所以在獲知潘廣年出事後,他就開始與施國權頻繁走動,這在東江市委大院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

孫冬臨的提名很有意思,一個是雲江縣委書記白亞男,一個是宣傳部長李慕風。

白亞男是施國權提拔起來的,這在東江是無人不知的事情,把他推出來的意思不用說就是為了討好施國權,但以白亞男現在的級別,要想直接進常委當這個副書記不是不可能,但卻又讓人覺得不見得是最佳人選。

至於提李慕風,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孫冬臨的一種左右平衡手段,主要是為了不得罪王鵬,但說到競爭力,李慕風與白亞男不相伯仲,雖然他本身就是市委常委,但其不但入常時間短,擔任行政職務的時間也不長,在東江官場幾乎還是個新人,同樣不太適合。

雖然要推兩位副書記,但並不是說每個人都非得推出兩個來,邵淩雲推薦了劉錫北。

劉錫北一聽把他推了出來,連忙站起來請求回避,施國權馬上同意了,大家等劉錫北離開後才重新發言。

劉錫北比起李慕風、白亞男明顯競爭力強許多,但很自然的又會引來一係列的新問題,比如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誰來擔綱?

王鵬一直沒有出聲,但誰都看得出,他的眉已經越鎖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