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那個皇子能得到蕭儒玄的支持,哪怕就是在不受寵,母妃卑賤到塵埃中,隻要他是老皇帝的種子,那蕭儒玄就能夠把他推上皇位,可怕不可怕?
可蕭景明也正式利用這一點,才回絕了皇上,擔心蕭儒玄不受掌控。
畢竟蕭儒玄的影響力甚至都可以和皇後的父親,歐陽靖在文官中比較了。
蕭儒玄就是武將中的老祖宗,而打天下要靠武力,治天下才要靠文官。
若是蕭儒玄想的話,即便二皇子得到所有了文官支持,那他要是扶持蕭景明,那二皇子就會跟個笑話一樣。
良將難求,但文官易得。
想要找到一個有真材實料的,能夠打勝仗的將軍不好找,百裏求一,但是想要找個當官的卻簡直太容易了,天下讀書人那麼多,就算是把如今的文官全部殺了,那也不缺當官的。
實際上蕭儒玄不隻是在武將和軍隊中有很大的重量,蕭儒玄還是南州蕭家的當代家主。
若是姓蕭的大戶,是可以稱呼為蕭家,可卻不是什麼家族都能夠在家族麵前帶上一個地名的,這其中代表的重量難以想象。
南州蕭家,從前朝就一直鼎立在世家貴族,那是真正的貴族,按理說蕭儒玄有此身份,是不可能收到朝廷重用的,要不然一旦蕭儒玄勢大的話,那是直接有造反的能力的。
可這個蕭儒玄不是一般人,那就是一個傳奇人物,蕭儒玄曾是是南州蕭家的庶子本來不受待見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南州蕭家也應該是由嫡子繼承的,可蕭儒玄卻因為自己這個不受重視的身份進入軍伍中,一步步的靠著軍功給爬到了現在的位置。
本來這種世家貴族出生的人,即便是很有本事也不會得到施展,可蕭儒玄因為不受待見,所以沒人注意他,等到老皇帝注意到他的時候,卻是蕭儒玄一戰揚名的時候,率領三百士兵,和一城百姓,抵擋第戎人七萬軍隊的進攻,直接把第戎人給堵死在了玉門關外。
那個時候老皇帝就算是不想給蕭儒玄封賞都不行,說不過去,後來老皇帝倒是注意到蕭儒玄了,就想要把蕭儒玄給撤下去,可誰能想到蕭儒玄出去探親的時候,又遇到了高麗十二萬大軍進攻夏朝邊關,蕭儒玄又帶領三千護衛軍將高麗軍隊分而化之,加上百姓的幫忙直接坑殺了高麗五萬軍隊。
等到朝廷這邊接到邊關急報高麗大軍進攻夏朝邊境的消息後,老皇帝這邊才剛剛商議出結果,選擇好了調兵選將的一切事宜之後,前線捷報就已經傳來了,蕭儒玄坑殺高麗五萬騎兵,使用計謀挑動高麗內亂,使得高麗匆匆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