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韻揀幾副乾隆和紀曉嵐之間的妙趣對聯向眾人簡短講述了一下。
台下還有人待說,卻被自己的同伴拉住,“賢弟,算了。若這對君臣是恭王妃杜撰出來的,那僅觀這幾副對聯,便可知,王妃之才,在我等之上。若史上果真存在這對君臣,那就說明到底是王妃才學廣博,知之甚深,我等不及。駱公子都不追究,我等就不要去丟那個人了。”
底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均自感慚愧,搖頭作罷。
駱宏勳道:“按王妃所言,這臨江仙前麵的對聯,竟是不能用了。如此,在下倒有一個不情之請。”
林韻笑道:“駱公子請講。”
“臨江仙自成立以來,便是用著門前的聯對。十多年來,無人能找出臨江仙未收錄的書,不認識的字。如今冒然要換聯對,恕在下才疏學淺,找不到適合的好聯。如此,還請王妃幫在下一把,賜在下一副好聯。”
林韻心道:這臨江仙在天下文人雅士心中分量頗重,要是它門前的對聯用了自己所提的,也會為自己贏得一份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於是道:“駱公子客氣,本妃這恰好有一聯,覺得甚是適合臨江仙,就看駱公子滿不滿意了。”
於是揮筆,在桌上的宣紙上寫下二十二個大字。駱宏勳也不擅自決斷,讓人掛了起來,供眾人品評。
見到這幅對聯,底下有人不自覺念出了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好聯啊,好聯,這可不就是我讀書人應當奉行的至理名言嗎?”
“想不到王妃女流之身,便有如此才學,如此情懷,實在是讓人佩服!”
“以王妃之才,若是男兒之身,堪為一國之相矣!”
眾聲朗朗,無一不是誇讚林韻。駱宏勳道:“王妃如此好聯,在下甚是滿意。這就命人去將其刻好,懸掛於大門兩側。”
看這些學子對自己的印象甚佳,林韻心中滿意至極。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小瞧文人學士。他們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可卻具有治國安邦之能。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與滿腹經綸,便足以令一個國家風雨飄搖,動蕩不安。
眼見時辰不早,林韻不欲在外多呆,因此向駱宏勳請辭歸府。劉銘見狀,自告奮勇,攬下了送林韻回去的差事。
目送著林韻離去,駱宏勳目光一沉,轉身走回臨江仙,上了三樓的雅間。
劉康正斜倚在一張美人榻上,麵前桌案上原本擺滿的美酒瓜果被堆置一旁,林韻方才所寫的一個“不用”以及那副對聯並排,占據了桌案最主要的位置。劉康的手中的扇子不斷玩轉,眼眸盯著那字,閃過興味的光芒。
“子都送她回去了?”
駱宏勳望著劉康麵前的字,“嗯”了一聲。“康王兄可有什麼發現?”
劉康邪笑道:“事情有意思了,這個人根本就不是林韻!”
“何以見得?這女子的才學甚高,若非林韻的話,我倒想不出,國中還有何人有如此文采與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