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決心的林若語不再猶猶豫豫,雖然每天見到陳嘯風還是會澀澀地心痛,但她也隻能把這種情感壓在最底層,絲毫不敢有一點懈怠,因為她怕一絲放鬆會讓自己無法控製這種感情,甚至前功盡棄。
還好林若語有小說出版的事情要忙,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盡量不讓自己有時間胡思亂想,時間也變得容易打發了。
這邊林若語先和爺爺進行了簡單的溝通,把自己擬定的協議書交給了爺爺,爺爺是文人出身,當了一輩子的老師,對於商業上的這些東西幾乎沒有了解,所以對協議也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雖說爺爺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但是這時候就看出桃李滿天下的優勢來了,爺爺的學生中有不少搞金融的,也有律師,爺爺在電話裏把出版的事情簡單的說明了一下,最終協議書得到了補充和完善。
接下來就是和出版社商討稿酬問題了,林若語以前從來沒和出版社打過交道,而且對於稿酬也沒有什麼概念,這時候稿酬應該怎麼算呢?爺爺的律師學生倒是給了個參考意見,至於具體的細節和要求,隻能是自己和爺爺親自去談了。
林若語隱約記得自己以前曾經看過一個作家的采訪節目,裏麵提到了稿酬的問題好像是關於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還有就是版稅,林若語努力回想了那次節目的內容,最終決定還是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的計算方法,因為自己畢竟是新人,而版稅需要參考的條件太多,自己很有可能無法和出版社達成一致,
一切商討妥當,小說很快投入印刷,因為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類型的小說,所以第一次印刷出版社印了10萬冊看看反響如何,這也有投石問路的意思,沒有一下把賭注壓的太大,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小說一出立即引起了社會的關注,10萬冊書居然在短短1個月內銷售一空,這樣的成績在當時可是說是無可匹敵的。還好出版社反應迅速,立即安排了第二次印刷並盡快地投放到了市場。
通過這部小說,林若語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極大地鼓舞了她寫作的興趣和動力,並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有了良好的開端,接下來的各項工作也該陸續展開了,小說出版這隻能算是打發時間的一項業餘愛好,真正應該著手準備的該是公司的事情。前一陣林若語簡單地規劃了了一下,因為受自身年齡的限製很多事情無法進行,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人代替出麵,公司的事就暫時被擱置了。
現在問題依然存在,但是林若語卻有了新的計劃,那就是先把前期準備做好,現在的大環境正是互聯網開始在大陸迅速普及的階段,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實現家庭化,而林若語知道,隨之而來的就該是年輕一代為之瘋狂的網遊時代。林若語由於有了前世的經曆,所以目光也隨之具有前瞻性,既然現在沒有辦法成立實體公司,那麼先準備一下遊戲的編程,將整個結構框架完成是很有必要的。
前一世林若語雖然放棄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機專業而轉向金融行業,但是並不代表她沒有計算機方麵的實力,閑暇時為了打發時間,她經常接一些編程工作,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為遊戲服務的,於是感情受到打擊的林若語小心翼翼地把受傷的心藏了起來,把自己閑暇的時間完全托付在工作上了。
而林若語和陳嘯風的關係顯然沒有像陳嘯風想象中的那樣美好,掩藏了真實情感的林若語覺得自己現在應該是刀槍不入了,因為她在麵對陳嘯風時居然能夠控製住自己的感情了,心中不再有奢望也就坦然得多了。
放學了以後,林若語依然和陳嘯風、梁思柔他們一起回家,依然在岔路口分開,有時候林若語甚至還能像田冉月那樣和陳嘯風開起玩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