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章:化學(1 / 2)

回到長安的日子就是那麼快,自從郭暖給自己的女兒取了郭襄名字後,一晃便過了三天,這三天裏公主府邸一直絡繹不絕來了不少客人。

難得空閑,郭暖有空跑到了城南的渭水河畔,煉金術師阿布當時正在化工作坊裏忙著指點幾十個學徒們冶煉金屬,他沒料到老朋友郭暖回來了,這個中東人阿布自然是驚喜異常。

話說郭暖一走便是半年,這半年裏阿布管理的化工廠和新式化工科技學堂都獲得了很大進展。

由於半年多炸藥的產量一直穩步上升,每個月作坊生產的三十萬多兩白銀利潤其中有一半歸入郭暖名下。不過郭暖暫時花錢的地方也不多,所以他在雷州上任前便把化工作坊的受益歸於升平名下了。

如今化工廠已經開設了四家,學堂累計招收了三百多個學員,這些從農家孩子中挑選的學生很勤奮,個個接受現代化工知識很快,如今已經有兩批共六十人學員畢業了,他們都在化工作坊了工作。

阿布還對郭暖說了一個令他無比咂舌的消息。化工作坊第一屆培養七八個學徒中,阿布發現了一個化學天才。

這是一個十七歲的農家孩子,他對於化學很感興趣而且很勤奮學習,一天到晚都在試驗室裏琢磨擺弄化學製劑和玻璃瓶儀器,一次這學徒隨意把七八種矽酸鹽和其他氧化礦石搗鼓在了火爐裏煆燒,由於試驗室裏擺放有很多穩定硝化甘油的矽藻土,學徒也隨手添加了一坨。

“當時煆燒後成了灰灰白白的粉末啊,那學徒隨便搗鼓著玩剛開始也沒在意,他以為這些粉末是沒用處的失敗品,不久便當作垃圾傾倒在了試驗室排水的水渠中。”

阿布嗬嗬一笑,攤了攤手繼續道:“學徒第二天無意一看,濕潤的水渠中的一大陀粉末結成堅硬無比的塊狀物。”

“呃?矽藻土加氧化物,也許粘土更合適吧,嘎嘎,真沒想到你們把粗水泥也折騰出來了啊。”郭暖不由感歎。

“嗯,後來我和這個學徒花了兩個月對成分不斷做改進,添加了陶土和石灰漿,凝結的效果大大增強了,哈哈。”

阿布聽到郭暖隨口提到的水泥一詞不由有些意外,當初那個學徒搗鼓出來的粗製品由於是在水渠中無意發現它特殊用途的,灰色粉末摻入水分才能凝結成塊,所以阿布決定用個貼切的名字命名這個新產品--水泥

“呃,不過你怎麼知道它叫水泥?親愛的郭?”阿布當時有些疑惑。

由於無意發明的混泥土,這一產品很快得到了掌管宮室建築的將作監長官的高度認可和稱讚。

最近作坊利用矽酸鹽研發的新式混凝土銷售到了將作監司衙,水泥取代了以往糯米漿加石灰漿雞蛋清攪拌製成的土製黏土,極大的改善了土法混凝土強度不夠的缺點。

阿布說有了水泥的發明,估計在未來便可以運用到了建築上,也許將來的樓房會建的越來越結實和高大。

聽到阿布對於未來的構想,郭暖心裏一陣感歎。古代人的聰明才智絲毫不亞於現代人啊,隻要引到他們步入現代科技的門檻再給他們指明一條化學之路,那麼他們便可以獨立越走越遠,至於自己這個現代人則不過擔當“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的引導者的角色。比如水泥概念發明這可跟郭暖自個絲毫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