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吐穀渾大軍已經追趕上來了,僅剩我們三十多裏路。”
一探馬飛奔來報,八世眉頭一皺,他隨即跨上馬背率領著尼雅軍隊繼續前線。
果然,這是一隻四千輕騎兵部隊,數量不多但是裝備戰力精良的先遣部隊。
八世將三萬多士兵分為前軍,中軍和後軍。右大將已經在深夜突圍時陣亡了,四大都督也戰死一個,重傷一個,如今八世還剩下一半的虎將,不過這中損失也讓尼雅軍隊夠嗆的了。
“陛下,臣請求率四千步兵殿後拖延敵人輕騎兵部隊。”滿身累累傷痕的左大將跪拜在八世跟前。
看著這個一同與自己共事了二十餘年的左大將,自從自己還是皇太子之際便是忠心耿耿,與左大將相伴的時間比父皇母後還要漫長,一直視之為知己的人,同時前段時間還舍身救過自己的命。一向流血不流淚的八世此刻滿眶盈淚。他緩緩地托起左大將的肩膀起身。
“真的要去麼。”八世壓抑著顫抖的嗓音。
“陛下,微臣心意已定。時間緊急,為了尼雅王國的未來,請求陛下趕快下令吧。”左大將再次跪拜叩首道。
“好吧。愛卿一定要活著回到尼雅,別忘了我們還要在宮中像往常一樣把酒言歡。”八世知道左大將這一去斷後可謂是相當於用自殺。四千步兵豈是三千精良裝備的騎兵對手。結果不言而喻。
左大將臨行前堅定地率領著麾下四千英勇無畏的步兵調頭迎敵了。剩餘的大軍看著斷後的四千同胞,心中無疑悲痛不已。想想,這次斷後之戰必然是用生命為代價換取了大軍後撤的寶貴時間。沒人會天真地以為這些人可以活著回來。
負責斷後的四千軍隊在左大將的帶領下與吐穀渾輕騎兵相遇於險峻山隘口,兩軍絞殺了兩個時辰,左大將不負眾望,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待到後麵吐穀渾十餘萬主力大軍趕到山隘口時,他們震驚地看到山穀中全是死寂一片,一陣穀風拂麵,夾雜著濃烈的血腥。
到處是屍體,殘肢,武器鎧甲,軍馬死屍。沒有一個人活著。尼雅左大將率領著四步兵硬生生死守住了通往東去尼雅的隘口道路,沒有一個吐穀渾輕騎兵踏出隘口一步子。
為時一天半的極限速度行軍,尼雅八世帶著兩萬多精兵總算跑回了祖國,不過在快要渡河過國境線之際,吐穀渾主力堪堪趕到後麵,大量的弓箭手鋪天蓋地地射擊,八世不僅損失了五六千尼雅士兵,他在逃跑時還不小心被流矢射中了後背右部,肺部葉重傷了。
“咳咳,估計我是不行了,堅持不了幾天了。”在尼雅宮殿裏,八世極為虛弱地躺在床榻上,他回來後一直咳血。
如今宮中的君主重傷奄奄一息,外麵即將又有大軍壓境,無可抵擋,宮殿裏彌漫著憂戚的氣氛,心急如焚的大臣們竊竊私語著商量對策。
待到好不容易班師回到尼雅都城後,重傷的尼雅八世隨即被屬下用擔架抬進宮殿養傷。即使是宮中最好的醫生費盡全力治療國王,他們也是滿臉不樂觀的愁色。
八世在床榻上強打著精神,在左右大將都陣亡的情況下,軍隊統帥盡失,臨危受命,他把一個都督調升為大將。
按照君主的吩咐,新晉大將加緊防禦工事,動員全城尼雅百姓加強工事,挖深壕溝,和加高壁壘。
幸好在八世繼位三年裏,高瞻遠矚的他早已準備了最壞打算,他估計著終有一天吐穀渾會大軍壓境抵達尼雅都城,所以他在三年裏派出十萬勞役不斷地鞏固都城防禦工事。如今暫時可以堅持十餘天。
“不知道使者們抵達了草原沒有。”八世用驚人的毅力硬是挺著沒有倒下。四天已經過去,估計自己派出的使節達到了西突厥部落了吧。
大將在八世的授意下,他把僅剩的兩萬多殘兵和沒有出國征戰的一萬多都城守備軍調派到城內各個角落嚴防死守著,時刻警惕著吐穀渾敵軍的到來。
果然很快,吐穀渾的十五萬大軍便開拔渡過了尼雅國界線,據探子會城報告,大月氏的軍隊沒有協助吐穀渾派兵侵入尼雅。無疑這是無比糟糕局勢中的一個稍好點的消息。不然十五萬吐穀渾士兵再加上大月氏的十萬大軍,即使尼雅使者借來了西突厥的大軍,估計尼雅也要完蛋了。
估計著吐穀渾大軍孤軍急促深入尼雅國境,八世料定他們一定糧草匱乏,長途奔襲士兵軍馬也容易疲憊,八世嚴令尼雅將士不可出城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