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九章:山村樂師(1 / 2)

在小瑤咯咯逗笑的時刻,很快在一堆篝火旁便坐了下來。話說小瑤看到郭暖旁邊除了有那個轉交絲巾的李適之外,她眼睛一亮,豈不是十大才子李端麼。方才光顧著與郭暖交談倒也沒有看仔細。

話說這今夜的草地上,大多是士宦商客的子弟,也有一些名流學子,這些年輕人莫不是欽佩著小瑤那高超的古箏琴藝來的。當然小瑤其實會的樂器也不少呢,個個精通。

話說小瑤印象中,除了自己的父親,還有這個眼前的黑呆子彈奏的琴藝令她讚歎之外,絕無他人可以匹配。

想到了父親,小瑤心頭不由一痛。

話說她身世曲折,一時間也難於說的清楚呢。幾百年前的晉朝時期,她父親曾說他們祖上是晉朝皇宮裏的宮廷大樂師。後來隨著朝代更換,小瑤大樂師先祖一家便迫不得已舉家遷徙到了深山避難。

後來隨著太平時期恢複,大樂師先祖利用自己先有的積蓄和宮廷中收集抄錄的樂譜書籍。在深山的一個穀底裏開枝散葉,小瑤先祖的一家之口加上隔壁山區村落結親繁育,漸漸他那個穀底便形成了一個幾百戶的同宗族人家,該村子便叫做樂村。

話說樂村的幾百個村民,個個都會吹拉彈唱,這是最基礎的本領,有些更為聰慧的村民小孩子,從小便在村內開設的私塾被老師嚴格教導聲樂,比如小瑤,四歲的時候便開始碰觸古琴了。所以能有這樣極為高超的彈琴本領也就不太奇怪了。

沿襲了先祖上幾代的書香文風,以及無數晉代經典寶貴的樂譜技藝。小瑤父親得到村裏第一把手老村長的悉心教導,小瑤的父親很快便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小瑤父親除了會作詩,作畫,還能譜散曲,編導樂舞。

最後老村長主動讓賢,讓小瑤父親當上了繼任村長。話說樂村在川中某個山坳裏。這裏平靜祥和,村民們質樸善良,與世無爭。當然了也沒有什麼政治可言。能當上村長的莫不是村裏樂藝最好的。

後來由於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般的樂村因為音樂名氣越來越大,漸漸傳到了山頭外邊。恰好當地的縣令是個愛好琴藝的癡迷者。當他微服私訪到樂村時,無意聽到在碧溪水石橋上悠閑閑坐,赤腳懸空觸水,懷抱琵琶的小瑤父親盡興彈奏了一曲流暢動情的琵琶音後,縣令久久站立在河灘淺水處觀望對麵石橋坐著的小瑤父親,不知不覺連同溪水浸潤了大半褲管都沒有發覺。

縣令回到縣衙後,他的腦子裏一直回蕩著那空靈飄渺的樂曲。這莫非是早於早已失散的“高山流水”古曲?實在是太美妙了。

縣令在縣衙的幾天裏老是想著關於小瑤父親當日彈奏曲子的情景,整日神色沉沉,連用膳時吃肉都沒有肉味了,簡直是著魔了。

後來,縣令便帶著十幾個衙役隨從親自拜訪了樂村。話說作為村長的小瑤父親躲避不了,隻好親自接待縣令老爺。

縣令說明來意,意圖讓小瑤父親出山,隻好小瑤父親可以作為他的私人樂師,他可以保證享用不盡的富貴。

當然淡薄名利的小瑤父親一口回絕了。謝客閉門,隨即村民們把這些不速之客冷淡送出了村口。

縣令吃了個閉門羹,他有些惱怒不已。沒想到自己禮賢下士,好言說盡,但是這個樂師竟然敢給他這個堂堂的縣令長官擺臉色。

縣令的壞心腸子的師爺骨碌碌的小眼睛一轉,有了主意後隨即對著縣令附耳竊竊私語一通。

有了鬼精靈師爺的主意,縣令開心極了。自己不是管理一方百姓的父母官麼,那麼收繳稅收豈不是天經地義的呢。縣令嘿嘿一笑。

第二天,縣令帶著大批的官差又來到了樂村,縣令召集全村村民宣布要征收自開朝以來欠下的稅收。

這翻舊賬可不得了,話說如今唐朝建立也有兩三百年了,而樂村隻是位於偏僻深山的小村子,山脈重重,與世隔絕,尋常很難對外交流溝通。更不要說能遇到官差了,而外邊朝代更迭也影響不到什麼。至於縣令征收稅賦,哪裏輪的到連錢幣都能流通,以物易物原始的交換貨物方式,這也僅限於距離樂村三個日程,要翻過十七座大山的隔壁村子做交易。

稅賦?當時全村的村民傻眼了,縣令說:“如今你們作為大唐的城民,雖然居住在深山僻壤裏,但是率土之濱莫非皇土,豈有不交稅的理兒呢”

不過縣令對山坳裏的村子淡淡掃了一眼,幾十座茅草屋子,加上一些破破爛爛的捕獵弓箭,絲織漁網,還有幾頭圈養野豬,泥路上溜達的土狗,母雞帶著一群小雞。估計全村加起來也撐死了就值個十兩銀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