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四世(1 / 2)

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

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當然,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

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采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製,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

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係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

繼位後,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

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采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後,匈奴王庭遠遷漠北,從此一蹶不振,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把西域並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

公元前139年夏,禦史大夫林大夫喜添一子,起名梓豪,他奏本是因能成為漢武帝的子民而感到自豪,故取名梓豪。漢武帝大喜,特封剛剛在繈褓中的梓豪為列侯,諫大夫杜大夫對此反駁了一番,奈何漢武帝很是喜歡那句“因能成為漢武帝的子民而感到自豪”,駁回了杜大夫的諫言。

第二年春,杜大夫添一女兒取名杜林希,上書曰:吾妻臨盆前一天夢見一隻彩鳳圍繞著她飛來飛去,沒想今日就產下一女,取名林希,希望她能為國分憂。漢武帝看後大怒,女子也想為國分憂,彩鳳不是想成為皇後嗎?遂下旨貶杜大夫為平民,從此不得從官,世世代代不得從官。

杜大夫成為平民,不過多年為官也是有些積蓄,從此之後他隻能是杜老爺了,林大夫得到這個消息倒是沒有什麼不快也沒有覺得很可惜,畢竟伴君如伴虎,隻能怪杜老爺判斷失誤而已,怨不得別人。

在梓豪15歲,林希14歲的那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漢武帝命衛青率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都受衛青的節製,率兵從朔方出發;李息、張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發。林梓豪作為列侯也參加了這次戰役,他主要跟著衛青學習。

當然,這也是漢武帝有意培養他,這次總兵力有十餘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來到,就放鬆了警惕。衛青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裏,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

這時,右賢王正在帳中擁著美妾,暢飲美酒,已有八九分醉意了。忽聽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馬,帶了幾百壯騎,突出重圍,向北逃去。漢軍輕騎校尉郭成等領兵追趕數百裏沒有追上,卻俘虜了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有幾百萬頭。漢軍大獲全勝,高奏凱歌,收兵回朝。

經此戰役之後,梓豪從此也拜在衛青門下,衛青對他也很是器重。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漢武帝欲將自己的三女兒小紫嫁給梓豪,正欲大婚前夕,也是這年的秋天,匈奴騎兵大舉南下,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

漢武帝派李廣鎮守右北平(今遼寧省淩源西南),匈奴兵則避開李廣,而從雁門關入塞,進攻漢朝北部邊郡。漢武帝又派衛青出征,並派李息從代郡出兵,從背後襲擊匈奴。衛青率三萬騎兵,長驅而進,趕往前線。

衛青本人身先士卒,將士們更是奮勇爭先。斬殺、俘獲敵人數千名,匈奴大敗而逃。隻是這次戰役中林梓豪為國捐軀,在他倒下之時,他的心裏突然出現了一個人的名字——杜林希,隻是他來不及弄清楚杜林希是誰,就已經轟然倒下。

漢武帝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但是,因連年征戰,耗盡了國庫,導致民生凋敝,在位晚年發生農民暴動,並且在巫蠱案中冤殺無辜。

元狩元年(前122年),衛後所生之子劉據也被立為太子。由於他是漢武帝長子,漢武帝極為寵愛他。除了專門派人輔導他學習《觳梁春秋》、《公羊春秋》外,還為他建了一座苑囿,稱為博望苑,讓他學習接待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