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齊大大專治各種不服(1 / 1)

二胡哀之爭:無恥的誹謗者嚴酷的烹刑

齊國君主譜(呂氏)

尊號:齊哀公

世代:第5世第5任

姓名:呂不辰,齊癸公之子。

尊號:齊胡公

世代:第5世第6任

姓名:呂靜,齊哀公之弟。周天子殺齊哀公後所立。齊胡公將都城遷到薄姑(今博興縣東北)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薑子牙抵達齊國營丘,打敗了萊人之時,身在都城鎬京(今天的西安市長安區)的周武王,也在弟弟周公的輔佐之下,把各項治國策略逐步落實。

開國之初,百廢待興。而最緊迫的問題,則是政權的穩固和國家的統一問題。在周邊地帶,還有不少小國,不甘心就此成為周的藩屬國,企圖另立門戶。

這是個令人頭疼的事情。

國與國之間的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了,就是個利益問題,涉及到領土問題,沒別的好招,就一個字:打。誰打贏了,地算誰的。

剛剛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大周也耗盡了自己的力氣。打仗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仗打得在順利,也會有人員傷亡,也會消耗錢財,簡單四個字概括就是:勞民傷財。仗打完了,和平了,最要緊的是休養生息,把被戰馬踐踏的土地恢複為耕地,讓妻離子散的人民開始新的生活。

還有一個問題,商朝的統治一結束,“封神榜”就已經加封了。那些有功之臣、能征善戰的將領,如今都派到各個分封地去了。再讓他們集中起來東征西討,也不現實。

怎麼辦?既不能集中起來打大仗,又不能讓那些心存異圖的小國得逞,該打還得打。有沒有兩全其美之策?

周武王和周公他們一合計,想出了一個辦法,叫做化整為零。把征討周邊不聽話小國的任務,交給那些能征善戰的分封國君主。這些君主裏麵,最出色的,毫無疑問就是薑太公。

那時候沒有電話電報的,得派人去。於是派了一位大臣,千裏迢迢來到齊國,宣讀周武王的命令:

“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關(今山東省臨朐縣南部),北到無棣(今山東省無棣縣),在這一範圍內的大小諸侯,如果有罪,齊國都有權力征討他們!”

齊國從此成了這一帶的“領頭羊”,專治各種不服。

薑太公再長壽,也不可能長生不老。不管他最終活了139歲還是122歲抑或更少,但他在周康王統治時期去世,則是基本確定的。周康王是周武王的孫子。也就是說,薑太公從周文王開始,又經曆了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三代。

薑太公的治國方略,也為他的子孫們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即便是聖人、賢人,也無法擺脫那句俗語:富不過三代。祖宗留下的財富,很少有完整經曆三代的;精神財富、治國方略也是如此。薑太公給子孫們留下的精神財富,讓齊國政權在穩定了三代之後,到了第四代,也就是薑太公的玄孫時代,開始出問題了。

薑太公去世後,兒子呂伋(jí)繼位,成為第二代國君,也就是齊丁公;齊丁公的兒子呂得,也順利繼承了王位,即齊乙公;齊乙公的兒子名字很奇怪,叫呂慈母,讓咱有點無法理解,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繼承王位,也就是後來的齊癸(guǐ)公。

齊癸公的兒子,名叫呂不辰,在父親去世之後也順利繼位,這就是齊哀公。他也是薑太公的玄孫。

仔細看一下,從薑太公到齊哀公,政權的繼承都是很穩定的,老爹死了兒子上位,沒有出現你爭我奪、互相殘殺的情況;甚至還曾出現過互相推讓的情況,比如齊乙公的王位,就是哥哥讓給他的。曆史在這個時期,比較平穩,也比較平淡。

波瀾突起於齊哀公時代。

從齊哀公慘死開始,齊國原本穩定的政權交接,開始出現了動蕩和混亂,這一亂,就是半個世紀。兄弟之間、子孫之間,你爭我奪,你死我活。這場亂局的起因,是齊哀公的異母弟弟齊胡公對王位的覬覦和爭奪,因此我們稱其為“胡哀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