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議高校的素描教學(1 / 2)

小議高校的素描教學

教育·教學

作者:徐夏林

【摘要】素描繪畫既是一門掌握造型能力的基礎科目,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它的材料廣泛風格多樣,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都經曆了不斷的演變。本文通過對素描藝術的發展和現階段高校素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對素描教學中綜合造型能力的訓練、創造性思維的啟發和審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麵進行論述,提出了對當前高校素描教學的一些看法和解決方案。

【關鍵詞】素描教學;綜合造型能力;創造性思維;審美意識

素描藝術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有著悠久的發展曆史,在西方從古希臘人們就開始研究光影模仿自然,到文藝複興時期才逐步形成了一套較係統的明暗透視法。在西方科學理性思維的影響下素描體係逐漸形成,產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畫家。十六世紀後學院式教學開始形成,師徒式的傳授方式走向末路,素描教學在學院式教學體係下更加完善穩定。十九世紀後隨著現代藝術的影響和東西方藝術的相互滲透,給素描藝術帶來了空前的衝擊,素描作品中更多地注入了個人感情元素,表現形式也更具多樣化。我國的素描藝術在南宋陳造的《江湖長翁集·論傳神》中就有所記載,相比西方在這方麵的研究要早三百多年。由於東西方文化和審美的差異,中國的傳統素描多以線的形式出現,強調人與物象的相互交融和情感的抒發。回顧我國高校素描教學,經曆了早期西學東漸影響下的西方素描教學普及,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契斯恰科夫素描體係的滲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西方多元化、實驗性以及探索性素描教學理念的影響。最終形成了我國較為完善的素描教學體係,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但同時也存在諸多不足。

一、高校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校藝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更是培養高層次藝術人才的重要基礎。素描教學作為高校藝術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各個方麵的培養都有著重要意義。就現階段而言,高校素描教學體係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素描教學過分強調對造型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素描教學作為基礎教學的一部分,造型能力練習固然重要,但筆者認為創造力的培養更為緊迫。當前的素描教學不管從材料運用、繪畫步驟、畫麵效果以及最終的評價標準都相當套路化、程式化,使學生在思維上形成懶惰,扼殺了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與探索,這些都無疑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其次,傳統素描教學過分強調畫麵的寫實性,整個教學都圍繞寫實表現展開,學生學習空間的表現、畫麵的黑白灰、物體的結構、都是為了塑造寫實的物象,使學生最終形成素描學習就是基礎教學,基礎教學就是寫實性練習的狹隘觀念。最後,素描教學在公式化的繪畫過程和單一化的畫麵標準影響下,學生重點關注的隻是對物象模仿的像與不像,缺乏對物象的真正感受體會,喪失了自己對事物的獨特審美感受。

二、素描教學在高校藝術教育體係中的重要性

1、素描教學對學生創造思維的啟迪

高校的藝術教育是培養高層次藝術人才,而高層次藝術人才首先要具備就是創造性思維,所以素描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應該局限在狹隘的寫實能力培養上,其重點應該是在對學生的創造力培養。素描教學應該從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轉變為對創造性思維的啟發,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巧,更要使學生學會怎樣運用專業技巧進行創造性表現,這才是素描教學的根本目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首先應該是教師教學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思考,避免教學過程中模式化、套路化的教學形式。其次是學生實踐環節,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認識,發揮學生自身的想象力。不論是在畫麵效果上打破寫實性常規,還是在材料上突破傳統的鉛筆素描紙,最終目的是在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其具有獨立思考、創作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