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安內攘外篇(1)(1 / 3)

程嬰救孤

晉景公時,寵用佞臣屠岸賈。屠岸賈嫉恨世代有功的趙盾一家,調唆景公將趙家治罪。景公昏庸無能,不辨是非,便讓屠岸賈來處理此事。韓厥知道了,連夜告知趙朔。趙朔不願逃命,隻是妻子即將生產,便將未出生的嬰兒托付給韓厥。趙妻莊姬是晉成公之女,景公的姑姑,韓厥建議讓她躲入宮中,可得幸免。於是趙朔讓心腹門客程嬰將她偷送入宮。

天亮後,屠岸賈帶兵包圍趙家,將男女老少殺戮一盡。有人報告說公主進了宮。晉景公命免莊姬之死,屠岸賈不甘心,一定要斬草除根。景公說:“如果生的是兒子就殺掉吧。”不久莊姬生下一子,卻謊稱生女。屠岸賈不信,親自出馬搜查。有人謠傳孤兒已送出宮外,屠岸賈於是懸賞重金,嚴加搜捕。程嬰和公孫杵臼曾受惠於趙家,決心救孤報仇,密聞莊姬生男,便決定用別的嬰兒冒充趙氏孤兒,由公孫杵臼抱到首陽山,而程嬰去揭發。屠岸賈抓住了假的,則真的就可以保全,由程嬰和韓厥撫養成人。程嬰正好新得一子,可以代替,而藏孤者將與孤兒一同處死。兩人揮淚而別。

程嬰去見屠岸賈說,公孫杵臼抱著孤兒藏在首陽山。屠岸賈立即由程嬰帶路來到首陽山,抓住了公孫杵臼,又從屋中搜出了嬰兒。公孫杵臼對程嬰大罵:“你這個小人!當初趙家遇難,我約你同死,你說:‘公主有孕,如果死了,誰來保護孤兒!’如今公主將孤兒托付給你我,你與我同謀做事,卻又貪圖千金之賞,出賣了我!”屠岸賈斬了公孫杵臼,將嬰兒摔死在地上。與此同時,韓厥派人潛入宮中將孤兒偷帶了出來。

屠岸賈要賞程嬰,程嬰堅決不受,說他雖保了命,對恩人卻屬不義,隻求準他為趙氏收屍,遠遠離開此地。程嬰處理完後事,從韓厥處接過嬰兒,冒充自己的兒子,帶到孟山秘密養大。十五年後,晉悼公繼位,將孤兒趙武接回宮中,把屠岸賈滿門抄斬,總算報了血仇。

程嬰和公孫杵臼營救趙氏孤兒用的是“苦肉計”。在血雨腥風的鬥爭中,苦肉計是一種萬般無奈的不得已之計,隻在己方處於絕對劣勢之際才采用。無法抵擋強敵,便先退一步,作出局部的但有時是很重大的犧牲。在諸多計謀中,此計付出的代價極大。

公子光選材謀君位

春秋時,吳王壽夢有四子:諸樊、餘祭、餘昧、季紮。季紮是位博學多才的賢者,很受壽夢喜愛,所以他臨死時,決定把王位傳給季紮。可季紮卻躲避起來,拒不接受。諸樊隻得暫做國君。他死後,把王位傳給了餘祭,餘祭又傳給了餘昧,他們想通過兄弟相傳,最後還讓季紮繼位。可餘昧死後,季紮還是不接受王位。群臣無奈,就商議由餘昧的兒子僚繼承了君位。可諸樊的兒子公子光卻很不滿,他認為君位應歸壽夢的嫡長孫,也就是自己來繼承,所以他一直暗中準備,要殺死吳王僚,取而代之。

這時,楚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楚平王聽信讒言,殺死了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兒子伍員逃到了吳國,伍員字子胥,長得偉岸魁梧,很有才幹。他來到吳國,立誌為父報仇。他去見吳王僚,口若懸河談了三天,語無重複。吳王僚大為讚賞,讓他留下來參與軍機。公子光也看中了伍員是個人才,意識到他來吳國,一定是想借吳國力量為父報仇,正可以為自己奪位所用,便想暗中結交伍員。待伍員從吳王僚那裏一出來,公子光就馬上把伍員接去,盛宴款待他。

一次,公子光率兵伐楚,攻占了楚國的居巢、鍾離兩邑。伍員乘機向吳王僚進言道:“楚國完全可以攻破,請大臣再遣公子光伐楚。”可公子光卻勸吳王僚說:“伍員因為急於報父仇,才勸王伐楚。其實楚國哪裏是能馬上攻破的呢!”伍員聽公子光一說,立刻明白了他的真實用意是想奪取王位,再向外建功立業。伍員很同情公子光的處境,對吳王僚的暴戾很不滿,又覺得公子光是個大有作為的人,一旦為君,自己為父報仇的希望就越大。所以,他很快成了公子光的心腹。

吳王僚是位勇武的人,平時的保護也很森嚴。伍員謀劃很久,為公子光推薦了一位叫專諸的大力士。公子光急忙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後來,專諸終於成功地用藏在魚腹中的劍殺死了吳王僚。公子光便乘機奪取了王位,實現了多年的願望。

公子光的成功,其首要之處在於得人。他利用伍員報仇心切這一點,曉之以理,動之以利,使之成為自己的心腹。以後又得到伍員推薦的專諸,才成功地殺死了王僚,奪取了王位。

石碏調虎離山除叛逆

公元前719年,衛國的國君被其弟州籲刺死,君位被篡。頗有威望的原上卿石碏雖已隱退,但對此憂心如焚。他的兒子石原是州籲的同黨,現已封為上大夫。石原來告訴父親,州籲召他入朝商議安定君位之策。石碏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建議讓州籲先去覲見周王,得到委任狀後,當國君才名正言順,省得國人議論紛紛。石原說,無緣無故入周朝會引起周王的疑心,最好先請一個適當的人去通報一下。石碏見兒子開始中計,便說,周王現在最恩寵陳侯,如果州籲親自去求陳侯在周王麵前美言,周王就一定會承認他。州籲聽了石原的轉述,信以為真,便由石原護駕,往陳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