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晨和薛超說了明天參與慈善拍賣的事。
“我也看到新聞了,西南那邊是幹旱的挺嚴重,有的落後地區連喂牲口的水都供應不上了,大地也裂的一塊一塊的,是挺需要綁住了。”薛超看向薛晨,笑了笑,“你怎麼打算的?是打算捐出點東西去拍賣,還是拍下點東西啊。”
“看看再說吧,應該是會拿出個小玩意拍賣的,畢竟我好歹也是個理事不是?”薛晨很隨意的淡笑著說道。
薛晨也趁機看了一下玉瞳空間內,有沒有什麼適合捐出去拍賣的,也不需要價格太高,三五萬塊錢的小東西就可以了,在吃飯的時候其他人談起過慈善拍賣,基本上每年都會有那麼一次,畢竟華夏大地幅員遼闊,每年總會有一些地方受到天災。
每次慈善拍賣呢,都有一部分人主動的捐獻出自己的一些東西拿去拍賣,拍下得到的錢就全都捐給受災當地了,誰拿出的拍賣品,就算是誰捐的。
至於捐什麼東西出來拍賣,也沒有具體規定,但大部分都是一些價值一般的小件古董,偶爾也有名表和珠寶等等。
他掃了一下自己的玉瞳空間,發現還真沒有合適拿出來拍賣的。
玉瞳空間塞進去的東西著實不少,錢包、鑰匙鏈、車鑰匙、口香糖、留著換洗的衣服,還有新鮮的水果一籃,簡直就像是一個百寶囊一樣。
而唯一適合拍賣的就是那個偶爾拿出來把玩的特級和田羊脂玉玉球了,但肯定不能捐出去拍賣的啊,不單單是太珍貴,畢竟他這也算是盤玩了有段時間了,有感情了,捐出去自然舍不得。
“超哥,店裏有沒有價值三五萬的小玩意,給我找一件,我拿去捐了好了。”
薛超想了一下:“那好,還真有一件挺合適的,前兩天,有人上門來賣一冊手抄本的永樂大典,黃師傅看了,說是清晚期的手抄本,花了五萬買下來的。”
“永樂大典手抄本……”薛晨點點頭,“那拿來吧。”
薛超去而複返,手裏多出了一個扁平的木盒:“拿來時就用一塊布包著,我就配了個盒子。”
打開盒子,裏麵靜靜的躺著一本書卷顏色枯黃的古籍,從上而下寫著四個大字,永樂大典,在右下角還有著一排小字:卷一千八百二十五。
當親眼看到這本清中期的手抄本永樂大典,薛晨眉毛動了一下,伸手取了出來,等翻看了兩眼後,眼神猛的乍亮,脫口道:“這不是清中期的手抄本!”
“啊,怎麼會,黃師傅看錯了?”薛超急忙關心問道,有些慌,難道收了一本贗品?
薛晨伸手十分小心的撫過有些發脆的紙頁,爽快的一笑:“是看錯了,這的確不是清中期的,而是明朝的原本!”
“明朝的……原本?”薛超有些發愣的叨咕了一遍。
“這也行?”薛晨笑著咧開了嘴,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止不住感歎,這真是送上門的好事啊。
明明是永樂大典的原本,卻被看成了是清中期的手抄本,有意思的是,無論是賣家還是買家,都沒有給出正確的鑒定,蒙在鼓裏。
永樂大典編撰與明朝永樂年間,也就是和壓手杯一個時期的,以內閣首輔解縉為主總編的一部華夏曆史上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就是一部奇書,共有兩萬輛千九百三十七卷,被稱之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青花壓手杯足夠貴重了吧,可是和永樂大典一比,直接被秒成渣!
當然,說的是如果永樂大典兩萬多卷全都保存下來,而眼前的這隻是兩萬多卷中的一本而已,在市場價值上是比不過壓手杯的。
雖然隻是一本,但也讓薛晨驚喜非常了,畢竟一共也就流傳下來了八百多卷,不過是兩萬多卷的零頭而已,還是分散在世界各地!
其中的二百二十二卷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也是現存永樂大典卷數最多的地方,其次就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四十卷還有日本東洋文庫的三十四卷了。
其餘的大部分都在國外的許多知名大學的圖書館內珍藏著,國內則寥寥無幾,隻有那麼大貓小貓三兩隻。
“沒想到,真是沒想到。”
薛晨真是高興的不得了,有種天上掉下來一個金餅子砸在了自己的腦袋上。
雖然可能價值和壓手杯差距很大,但是這種“不勞而獲”的感覺真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