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老劉的話,旬靖和幾位先生交換了一下眼神,每個人都很興奮,看來書院的學子當中,就會有幾個出類拔萃的,要出去跟著劉備闖蕩了。
旬靖道:“玄德之言,我們自當遵從,這樣吧,一會兒我們向你推薦幾個書院的少年才俊,玄德來考校一下,用不用由玄德定奪如何?”
“好,就按院長的意思辦。”
“玄德你且稍等片刻,我們幾個商量一下給你推薦的人選。”
“好,麻煩幾位了,你們就在這裏商量,我到外麵走走,看看書院的景致。”
聽老劉這麼說,旬靖答應一聲,然後叫了個學生進來道:“玄德,這是我的侄子荀攸,表字公達,讓他帶你轉轉吧。”
荀攸看來比劉備還大上幾歲,忙向老劉行禮道:“在下荀攸旬公達,給大人見禮了,請大人跟我來。”
“公達不必客氣,叫我玄德就可以了,對了,你那小叔叔荀彧在嗎?”
“回大人話,他現在不在穎川,和他父親在濟南呢。”
老劉這才想起,荀彧的父親曾經擔任過濟南相,看來自己和荀彧無緣,那就還是把他留給老曹吧。
荀攸領著老劉來到院中,看老劉出來了,眾人剛才已經聽到老劉和諸位先生的話了,知道他是來求才的,頓時一擁而上,把老劉圍住了,紛紛道:“大人帶我去吧,我一定不會辜負大人的期望的。”
老劉注意到,在人群的外麵,有幾個年輕人並沒有跟著起哄,而是站在那裏,靜靜的看著老劉,沒有任何的表示。
看他們的穿著,比較寒酸,明顯不是富家子弟,但老劉知道,這幾個人,才是自己要找的人才。
老劉忙道:“諸位同學,一會兒你們院長會把推薦的名單給我,所以能不能帶你們走,不單單是備能決定的,還請你們耐心等一下,名單上有的,自然會有機會,隻是此次跟隨備去幽州,可絕不是享受榮華富貴去了,我的目的是要北定烏桓、鮮卑等部,為我大漢開疆拓土,那可是要到戰場上去拚搏的,刀劍無情,你們可要想清楚了再做決定。”
聽老劉這麼一說,果然有些衣著光鮮的公子哥立馬沒了情緒,退到人群外麵,不再說話,但仍有些人嘴裏說著我們不怕,大人一定要帶我們去殺敵立功。
老劉又再次安撫了大家一下,眾人這才不再糾纏老劉,但卻一直跟在老劉的後麵,看老劉參觀書院。
荀攸邊帶老劉參觀,邊向老劉介紹書院的情況,目前書院的學生有六十多人,年齡大多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之間,當然也有幾個才十歲出頭的小鬼,都是絕頂聰明的,才能在書院旁聽。
書院不大,前邊是兩間大的教室,後麵的一排,是藏書樓,荀攸帶老劉進去看了一下,由於當時紙張還沒有大量生產,因此,藏書樓中的藏書大都是竹簡,雖然占地很多,但實際藏書並沒有太多,主要是《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以及《中候》、《乾象曆》、《詩經》、《九章算術》等等。
藏書樓後麵,是一大片空地,看來也沒什麼用處。
等眾人隨著老劉回到客廳前,陳紀已經在門外等著了,看老劉回來了,便對老劉道:“玄德,我們已經把名單準備好了,你這就進去看看吧。”
老劉答應一聲,隨著陳紀進了客廳。
等老劉坐下後,旬靖道:“玄德,我們幾人剛才商量了一下,選出了我們書院最傑出的四名學生,這四人無論是才學,還是人品,都是上上之選,這是名單,請玄德過目。”說完,旬靖把一份名單遞給了老劉。
老劉看了看,上麵隻寫著四個人的名字,第一個,赫然便是荀攸旬公達,再往下看,分別是鍾繇鍾元常、戲誌才戲文皓和石韜石廣元。
以上四人,老劉都知道,隻是沒想到,鍾繇和石韜會在穎川書院出現。
看老劉沉思,旬靖道:“玄德,我這就安排他們進來,你再考校他們如何?”
“好,就按院長說的,那就讓他們一個一個的進來吧。”
首先進來的,是荀攸,雖然已經與老劉見過了,但他還是規規矩矩的向老劉行了個禮道:“見過刺史大人。”
“公達不用客氣,我久聞公達之名,我到幽州上任後,首先打算征服烏桓四部,公達可否教我,盡快達到目的。”
“大人,烏桓四部不和,可使用離間之計,令他們自相殘殺,而大人也要同時大力發展軍力,訓練精兵,儲備軍糧,待烏桓部落實力大減後,大人再暗中出擊,逐個擊破,有一年時間,必可奏效。”
“公達果然好計,你如果願意,那就隨我一同前往幽州,盡展胸中所學,為我大漢建功立業,公達覺得如何?”
“多謝大人成全,公達必不負大人所望。”說完向老劉深施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