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祭奠烈士(1 / 2)

老劉連忙過來,伸手把張頜攙了起來,又招呼那些將軍起來道:“如今我們地處邊陲,今後恐常有戰事,而軍隊便是我們的根本,隻有我們設身處地的為將士們著想了,將士們才能無牽無掛,與我們同心協力,這樣我們的軍隊才能上下一心,無往不勝啊。”

看看天色已晚,已經連著兩天沒吃上一頓好飯了,於是公孫瓚將眾人請到漁陽最好的酒店之中,為眾人擺酒慶功,老劉本來想不讓他破費,但突然想起公孫瓚家中也是有錢的大戶,也便作罷。

當晚眾人喝得開心,明天隻有下午的安葬儀式,老劉也就沒有攔著他們,結果眾人大都喝得酩酊大醉,沒辦法,便在酒樓之中找了幾個房間,讓他們在這裏過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老劉親自帶著公孫瓚、戲誌才等人,出了漁陽城,知道在漁陽城北有座雲夢山,老劉便準備把那些陣亡的將士安葬在這裏。

現在已經是四月的春天,北方的田地還沒有耕種,但田野之中已經到處長滿了野草,還有些不知名的野花點綴其間,煞是好看。

雲夢山離漁陽城很近,所以眾人很快便到了山腳下,山上長滿了高大的樹木,正值春天,滿眼都是鬱鬱蔥蔥的景色,在那如藍寶石般的天空的映襯下,令人賞心悅目。

山腳下有一條奔流的大河,雖然沒到雨季,但河水仍然洶湧激蕩,這樣的水流要是用來推動水車,估計都可以用來發電了,看著河水的老劉不禁又有了想法,但想想那些磁鐵、銅線圈等物一時還難以製造,隻好作罷。

大河與雲夢山之間,有很大一片空地,老劉問了問公孫瓚,知道這裏雖然河水很大很急,但每年即使到了雨季,也沒有洪水暴發過,按照古人的風水說,這裏正合了那句“頭枕高山腳抵川”的說法,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老劉對眾人道:“這裏的風水甚好,我想在這裏建造一座烈士陵園,以後凡是為我大漢捐軀的,不管是將士還是其他官員、衙役等等,都可以被授予烈士稱號,可以安葬在這裏,你們覺得這樣做可好?”

那幾人中,戲誌才略通風水之術,當然早就看出這裏是個好地方,其他人雖然不懂風水,但也覺得這裏山清水秀,用來安葬那些陣亡的將士,也確實很合適,於是大家都連聲說好,主公的見識高明。

選好了墓地,老劉等人便返回了漁陽城,然後讓公孫瓚派人先去那裏平整土地,為陣亡將士準備好棺木,再把他們運到墓地之中,先挖好墓穴,下午再由老劉親自帶領手下的文武官員、五百名輕騎兵和漁陽的郡國兵,為這些陣亡的將士舉行安葬儀式。

當天下午,老劉帶著手下的眾人,還有五百士兵,來到了墓地前麵。

仿佛是為了配合老劉,此時的天空也陰了下來,令人壓抑。

站到臨時搭建的一個木台之上,老劉對下麵眾人道:“你們各位,有的是我幽州的官員,有的是我幽州的士兵,其實你們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那便是你們還是我幽州百姓的保護神。

我們幽州,現在是大漢的北大門,既然我們現在是這裏的保護神,那我們就要盡到我們的責任,保護我們的百姓不受外族侵擾,我們身為軍人,免不了要上戰場,上戰場就要死人,但我想告訴你們,雖然人都會死,但死的意義並不相同,就像我們身後的這些戰友,昨天,他們還和我們一起,並肩殺敵,但是現在,他們戰死了,為保護我們大漢的尊嚴而戰死了,他們的死,比泰山還重,為了讓他們死的放心,他們的家屬都會得到一筆優厚的撫恤金,他們的父母,會由我幽州官府來養老送終,他們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都會得到幽州官府的照顧,我們會給他們分田地,到官府的作坊中做工,送孩子上學,所有這些,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將士,沒有後顧之憂,今後隻要是為我大漢捐軀的,不管是什麼身份,都會得到我幽州官府的承認,授予他們烈士的稱號,安葬在我們身後的這座烈士陵園之中,下麵,我們向這些烈士致以我們的敬意。”

老劉說完,張頜高聲命令道:“向後轉。”五百名士兵,立刻轉過身來,麵對著那些已經安放在棺木中的陣亡將士,老劉也帶著眾官員和將官,站在士兵的前麵。

張頜喊道:“一鞠躬!”在老劉的帶領下,在場的所有人都向那些陣亡將士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在張頜的高喊聲中,眾人又向他們二鞠躬、三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