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處置亂黨(1 / 3)

第二天早晨,神清氣爽的老劉吃罷早飯,帶著那兩個農夫來到後花園中,先讓他們為昨天種下的玉米和馬鈴薯澆一遍水,然後來到那塊靠牆的育苗地前,開始教他們如何對紅薯進行育苗。

由於這時候沒有地膜,所以無法用蓋膜法育苗,隻能用老式的溫床育苗法。

在那塊選好用來育苗的地方,老劉讓人建了個長一丈,寬五尺的火炕,前邊是燒火的火炕門,後邊是一座小煙囪,這樣就可以保證苗床的溫度。

自己現在手中就這二十幾斤紅薯,也不知道能不能出苗,反正先種下去,再聽天由命吧,育苗要用沙土,於是在那個火炕之上,先鋪了一層兩寸厚的細沙土,然後,把那即使個紅薯豎著立在沙土之上,再在上麵蓋上細沙土,直到超過紅薯頂端兩寸為止。

現在白天的溫度已經有二十度以上了,自然不用加溫,可夜裏的溫度也就不到十度,於是老劉讓兩個農夫每天晚上一定要給火炕燒點火,這樣就能保證苗床的溫度一直在二十度左右,同時要及時給床麵灑水,保證沙土有足夠的濕度,利於紅薯發芽。

接著老劉又告訴他們,紅薯苗長出來之後,待紅薯苗長到六寸高、有三葉一心的時候,便可以用刀割斷,移栽到紅薯地中,種植的方法和馬鈴薯一樣,一般來說,至少可以采摘兩到三次的紅薯苗,以現在的這些紅薯,估計長出的紅薯苗可以種滿這一畝地。

由於這種紅薯是新品種,和絲瓜一樣結果,於是老劉又告訴他們,在紅薯苗種好後,再在上邊搭上架子,高度在一丈左右,這樣便於紅薯蔓順著架子往上爬。

忙活了大半天,才算把這些活幹完,以後的事情,就是兩個農夫和那些花匠的事了,同時老劉還派了兩個護院守在花園門口,保護這幾種作物不會被流傳出去。

此時馬均發明的曲轅犁已經在幽州農村推廣開來,有了曲轅犁,農民耕種土地的強度大大降低,同時耕地的速度也大大提高,雖然小麥穀子等作物的產量低,但在馬鈴薯和紅薯、玉米無法大量種植前,還是要種這兩種作物,畢竟百姓還要靠它們來填飽肚子。

此後的日子裏,老劉每天早晨去軍營之中,和將士們一起跑步訓練,白天則在刺史府中,處理日常公務,晚上回到家中,更是左擁右抱,享受那齊人之福。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轉眼時間便已經到了四月底,不過總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刺史府後花園中的玉米、紅薯和馬鈴薯在幾場雨水過後,都已經長出了幼苗,而且由於有那兩個農夫和園丁的的精心打理,再加上漢朝的土地養分十足,農家肥上的也及時,使得這幾種作物的長勢都很好,看上去綠油油的,估計到八九月份這些作物成熟了,就會得到足夠幽州一地明年進行大量種植的種子了。

現在幽州各郡的五千郡國兵中,都有一千的精銳輕騎兵,裝備和武器都與薊縣的輕騎兵一樣,另外,八郡又都在老劉的要求下,大力招募屯田兵,現在每個郡都有一萬以上的屯田兵,這些屯田兵得到了官府分配的大量田地,然後大家一起進行耕種,平時每天也進行跑步和其它軍事訓練,隻是強度要比郡國兵小的多。

去洛陽公幹的簡雍今天返回了薊縣,簡雍一回來便來到刺史衙門中,此時老劉和戲誌才等人正在商討下一步如何對右北平烏桓部落動手呢,看到簡雍回來了,忙上前迎接他。

待簡雍見禮已罷,老劉道:“憲和,這次去洛陽的情況如何?朝廷對張舉、張純和他們同黨的處置結果下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