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急忙道:“謹尊大人之命。”然後兩人一起進了刺史大廳中,其他眾人也跟著進了大廳,在下邊站好。
看眾人都已經準備好了,於是李強對老劉道:“吾皇有旨,請涿縣侯、護烏桓校尉、幽州刺史劉備接旨。”
老劉急忙跪倒在地道:“臣劉備接旨。”後邊的眾人也都在老劉身後跪倒聽旨。
那李強從懷中取出聖旨,打開對著下邊的老劉等人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涿縣侯、幽州刺史劉備平定幽州境內烏桓四部,令蠻夷臣服,為我大漢立下不世戰功,劉備身為我漢室宗親,理當封賞,封劉備為沮陽公,繼續擔任幽州刺史之職,同時免去其護烏桓校尉之職,另任命劉備為我大漢護鮮卑校尉之職;另有烏桓部落領丘力居,深明大義,為烏桓回歸大漢,立下大功,追封為烏桓大王,其子樓班,封為樂亭侯,食七百戶,其餘幽州有功人員,俱行封賞,由幽州刺史府自行決定,欽此!”
聽李強念完了,眾人心中都很高興,聖旨中不光有對劉備的封賞,還有對丘力居、樓班和其他有功人員的封賞,隻不過幽州刺史府早就根據個人的戰功,對眾人進行了賞賜,現在等於是得到了朝廷的認可,也可以說更加名正言順罷了。
老劉忙道:“多謝吾皇
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然後行過叩頭大禮之後,從李強手中接過了聖旨。
李強先對老劉道:“恭喜劉大人了,今後您就是沮陽公了,這可是我大漢幾十年來少有的榮耀,隻要大人能繼續為我大漢建功立業,估計下一步大人就該封王了,到時候我還來給您頒旨如何?”
老劉忙道:“李公公說笑了,為我大漢盡忠,乃是備的職責所在,絕不是貪圖陛下和朝廷的封賞。”
其他眾人也紛紛向老劉道喜,荀攸對老劉道:“主公,上次陛下封您為護烏桓校尉之後,您便帶著我們把烏桓四部平定了,這次陛下可又封了您護鮮卑校尉之職,看來陛下對您的期望很高,您肩上的重擔可不輕啊。”
老劉也知道靈帝任命自己為護鮮卑校尉的深意,不過這也是自己的誌向所在,隻是鮮卑與烏桓不同,實力相差很大,不過今年的鮮卑看來境況也不是太好,目前他們的大王檀石槐已經病入膏肓,沒幾天活頭了,所以鮮卑內部各方勢力都在積蓄力量,估計等檀石槐一死,鮮卑內部各方勢力為爭奪鮮卑大王之位,必起內訌,到時候也就是自己的機會了,隻是鮮卑的疆域廣闊,即使自己能把鮮卑勢力消滅,那也不是一年半載所能完成的。
聖旨傳完了,李強的任務也算完成了,於是李強對老劉道:“劉大人,我這次來傳旨的任務已經完成,另外,宮中的郭常侍和張常侍都讓我給您帶個好,還有就是您的皇侄還問我您什麼時候能回洛陽,他還惦著和大人學些武功呢。”
“這次真是辛苦李公公了,我先派人送您會館驛休息,另外我還有份禮物送給公公,也請您給宮中的兩位常侍大人帶些東西過去,您看行嗎?”
“劉大人太客氣了,我是恭敬不如從命,那就讓劉大人破費了,這邊的事情已經完了,我明天就要返回洛陽了,大人有什麼需要我辦的,盡管張口,我可是願意給大人幫忙的。”太監李強得了好處,眉開眼笑的對老劉道。
“好說好說,我沒有其他的事了,不過還是多謝李公公了。”
老劉把李強一直送出府門,看到李強上了車他才返回大廳,繼續與眾人商量幽州的公務。
既然聖旨中有對丘力居的追封,幾人商議了之後,決定近日派田豐帶著蹋頓、樓班二人返回遼西陽樂,將朝廷對丘力居的封號追授給他,以顯示朝廷對丘力居之死的重視,相信有了對丘力居的追封和對樓班樂亭侯的封賞,也會令丘力居部落的烏桓族人對大漢心存感激,更快的把自己融入到漢人之中。
另外就是為幾位太監準備好禮物和黃金,這也是讓他們一直支持老劉的動力,雖然這些人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但隻有得到他們的支持,老劉所做的這些事情才能得到靈帝和朝廷的同意,因此現在一定要哄著他們,讓他們支持自己。
處理完這些事之後,簡雍也把自己這次去青州的情況向老劉做了彙報。
青州刺史焦和看到老劉的書信之後,當然有些心動,但是每年一百萬大錢也並沒有讓他馬上答應,待看到簡雍帶給他的禮物後,焦和的態度大變,要知道那幾件禮物雖小,但每一件的價值就差不多抵得上一年的稅金了,另外再一想如果幽州在青州建造了港口碼頭,那將來往來兩地的客商便會大大增加,而青州也會因此得到大量的好處,所以焦和基本答應了老劉的要求,可以把東萊或東牟的港**由幽州來負責建造和管理,但所有費用均由幽州負擔,至於每年一百萬的稅金,頭三年可以如此,三年之後,每年增加為一百五十萬大錢,另外對幽州在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