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玉石俱焚(1 / 2)

聽到拓跋疆打退堂鼓,日律推演馬上道:“拓跋將軍此言差矣,我們此番進攻大漢,目的不是來搶東西的,而是要和冀州的張角一起,共同分享大漢的江山社稷,所以依我的主意,我們可以將目前大營中的士兵分為兩部,一部留在這裏繼續圍困陰館,我看城中的漢軍也抵擋不了幾天了,另外一部則馬上回頭攻擊汪陶和據陽的漢軍,如果我所料不差,我們的運糧隊肯定是被他們給截住了,所以現在汪陶城或據陽城中就有我們的糧草,隻要我們大軍攻下這兩個城池,那我們的糧草問題便解決了,另外還把我們的後路打通了,免得將來真的被堵在這裏回不去了。”

日律推演一直被稱作是鮮卑幾部中的智囊,此次西部鮮卑大軍的行動也都由他出謀劃策,因此他說完之後,帳中的其餘幾人也都覺得隻有如此才是上策,便沒有再說什麼。

於是日律推演建議,由置鞬落羅領著他自己和宴荔遊部下的三萬五千大軍繼續在這裏圍困陰館城,而他自己則和拓跋疆一起,領著他們手下的三萬名鮮卑騎兵連夜出,去進攻汪陶和據陽二城,他們走時隻帶上半天的糧食,這樣這邊留下的糧食省著點吃應該還能堅持兩天,有兩天的時間自己肯定會把汪陶、據陽兩座城池奪回來的,到時候再把從漢軍手中搶回來的糧草送到大營,等攻下陰館城後,大軍也就可以繼續向並州腹地進了。

幾人看日律推演安排的很合理,便也沒有提出異議,於是日律推演和拓跋疆回到自己的營帳,召集手下的士兵連忙收拾營帳,三萬大軍連夜向汪陶方向進。

果然是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了,日律推演帶領的鮮卑騎兵不再吝惜他們胯下的戰馬,大軍也是快馬加鞭,和宴荔遊那隊人馬回去時一樣,隻用了兩個多時辰,三萬大軍就到了宴荔遊中伏的山腳之下。

為了防止漢軍還在這裏伏擊自己,日律推演傳令大軍繞開大路,從農田中穿了過去,同時還派了少量士兵上了山坡,向密林中放了一些羽箭,結果也沒什麼反應,看來埋伏的漢軍早已撤走了。

沒有了埋伏,日律推演便指揮大軍繼續前進,很快他們便到了汪陶城外。

今天夜裏汪陶城格外的安靜,城中聽不到一點兒動靜,連平時常有的更夫報更和狗叫聲也似乎都消失了。

日律推演帶著手下士兵圍著汪陶轉了一圈,然後又到了東門外,看到城門居然都沒有關,吊橋也放在護城河上,日律推演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派一名百夫長帶著手下士兵進城去看看,是不是這又是漢軍設下的圈套,想引誘自己進城。

那名百夫長帶著手下的一百名鮮卑士兵,戰戰兢兢的過了吊橋、進了城門。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進了城中的百夫長現這似乎是一座空城,看來是漢軍害怕鮮卑大軍前來攻城,早已棄城逃跑了。

於是那名百夫長又派了一些士兵上了城牆,看看城門樓中是否還有漢軍,結果也是空無一人,於是他馬上派人出城向日律推演稟報,城中沒有漢軍駐守,百姓似乎也都逃走了,現在的汪陶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本書轉載bsp;得到消息的日律推演還不放心,又讓拓跋疆帶著大隊人馬進了汪陶城,然後四處打探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如那名百夫長所說,城中的漢軍早已逃走了。

拓跋疆雖然不願意,但自己畢竟是日律推演手下的將官,隻能從命,於是他帶著手下的一萬士兵進了汪陶城,進城後他便馬上派兵四下查看,結果不管是城牆上、還是縣衙中、百姓的家中都是空無一人,看來城中的漢軍和百姓是怕鮮卑士兵進城後屠城報複他們,所以都已經不知跑到哪裏去了。

在汪陶的縣衙大廳中坐下之後,拓跋疆才派人去城外給日律推演送信,告訴他城中果然沒人了,現在他可以放心進城了。

這回日律推演終於放下了心中的最後一絲疑惑,帶著大軍進了汪陶城,同時派兵前去四門把守,加強警戒,他這才在身邊幾百親兵的簇擁下,來到了汪陶縣衙之中。

看來今天是不會再有什麼風險了,於是拓跋疆便向日律推演告辭,自己出去找地方睡覺去了,縣衙自然成了日律推演今晚的住處,至於進了城中的三萬鮮卑大軍,也都去百姓的家中休息,已經跑了幾個時辰的路早把鮮卑騎兵累壞了,今天能在百姓家中過夜,對他們來說無異是一種享受,再安排好了值夜巡邏的哨兵之後,城中的鮮卑人躺在百姓家中的床上,便快進入了夢鄉。

在城中各處隱藏的漢軍士兵聽到鮮卑大軍進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