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飛將呂布(1 / 2)

其實呂布絕不是個頭腦簡單的莽將,他知道鮮卑大軍之所以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撤軍,必然是有對他們不利的情況生,而最可能的便是有漢軍前來雁門支援,他知道並州刺史丁原那裏沒有多少士兵,而且那些士兵大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所以唯一的可能,便是幽州的漢軍前來增援,呂布也曾聽說過幽州漢軍的厲害,但是畢竟不是親眼所見,尤其是那些對於幽州刺史劉備的傳言,也令心高氣傲的呂布更是心中不服,他以為劉備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主要是他的漢室宗親的身份,並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本事,所以今天他請命出城後,便一直跟在鮮卑大軍的身後,希望能在幽州漢軍與鮮卑大軍交戰之時,見識一下幽州漢軍的本事究竟如何。

負責斷後的鮮卑大將拓跋疆聽到手下士兵來報:自己大隊的後邊有一支漢軍的小部隊在跟蹤自己,隻是他們的人數不多,也就一千人左右,請示他如何處理:是否大軍回頭將他們消滅掉。

拓跋疆想了一下,便派了一名萬夫長帶領三千鮮卑士兵在這裏等著,漢軍到了便向他們衝殺,如果漢軍逃跑了便不要追擊,馬上回頭追上大軍繼續撤退,不要被漢軍耽誤了自己撤軍的行程。

那名萬夫長等到呂布率領的漢軍離得近了,便帶著三千名鮮卑騎兵呼喊著向他們衝了過去,看到鮮卑士兵人數比自己多了幾倍,呂布也沒有和他們接戰,而是在鮮卑士兵逼近他們之前帶領漢軍馬上撤退,而那名萬夫長看到漢軍逃跑了,也按照拓跋疆的命令,沒有追擊漢軍,而是馬上回軍追趕自己的大部隊去了。

鮮卑大軍為了逃命,行軍的度很快,而且為了趕路,警惕性自然也放鬆了許多。

當大軍於當天下午到了位於汪陶城外的那座山峰時,雖然宴荔遊曾經在這裏中過漢軍的伏擊,但現在他一是忙於逃命,二是覺得漢軍不可能同樣的計策用上兩次,因此便沒有防備,大軍繼續從山腳下的大路上繞著山峰前進。

當鮮卑大軍的前軍已經走出山腳下的道路,而中軍的隊尾剛剛進入山腳之下時,突然聽到山坡上的密林中傳出一陣弓弦聲響,無數的弩箭紛紛從樹林之中飛出,射到鮮卑中軍騎兵的身上和頭上,毫無防備的鮮卑大軍頓時亂作一團,四散奔逃。

位於中軍的置鞬落羅看到自己的部隊居然又中了漢軍的埋伏,不禁心中哀歎自己命運的不濟,此次自己的大軍加上這次,已經是第三次中了漢軍的埋伏,前兩次自己的大軍便損失了三萬多人,而這次究竟能否逃出漢軍的伏擊,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命令手下的士兵馬上離開道路,從路邊的農田中繞過去,而後軍也看到了中軍中伏,早已經不用將官下令便離開道路,繞到了農田之中,前軍的宴荔遊看到漢軍竟然再次在這裏設伏,而自己剛才順利通過了山腳下的道路後,還以為今天漢軍沒在這裏設伏,結果置鞬落羅大人所在的中軍又成了人家的靶子,不過自己還算運氣好,躲開了漢軍那些要命的弩箭的射擊,畢竟中伏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所以宴荔遊還是讓大軍在距離山峰不到一裏遠的地方停了下來,等著後邊的中軍和後軍過來與自己的前軍會合。

置鞬落羅帶領的中軍和拓跋疆帶領的後軍很快便追上了前邊的宴荔遊,看到部隊的傷亡有三千多人,置鞬落羅心中大怒,整頓好兵馬便打算指揮大軍從三麵向山坡上的伏兵進攻,宴荔遊忙阻止了置鞬落羅的舉動,對置鞬落羅勸道:“大人,那些漢軍躲在樹林中我們根本看不到,他們的弩箭射程遠,殺傷力又大,要是我們強行進攻,肯定會付出大量士兵傷亡的代價,我以為既然漢軍在這裏設下了埋伏,那麼在前邊阻截我們的漢軍人數肯定不會太多,我們正可以趁著這個機會突破他們的防線,迅回到我們的領地去,大人以為如何?”

聽宴荔遊說的有道理,置鞬落羅稍一琢磨便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於是便收回了指揮大軍向山坡上的漢軍進攻的命令,轉而命令大軍前後順序不變,立刻向汪陶城方向前進,爭取盡快離開這裏,免得漢軍繼續追殺自己。

山上的漢軍是由太史慈率領的兩千輕騎兵,當汪陶城被大火燒光了之後,老劉便和戲誌才商議漢軍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戲誌才對老劉道:“主公,我估計圍困陰館城的鮮卑大軍得知退路被斷的消息後,他們肯定不會繼續攻城,而是會馬上選擇退兵,所以我覺得隻要我們繼續派一部分士兵由子義率領在那座山上的密林中埋伏,鮮卑大軍隻顧著逃命,肯定會再次中伏,而主公則和雲長、不俊等人帶著剩下的輕騎兵在汪陶城外列陣,用主公所創的那種立體進攻方式阻擊鮮卑大軍,必可收到奇效,而子義可以帶著伏兵等鮮卑大軍離開後便下山騎馬,從鮮卑人的後邊向他們進攻,雖然鮮卑大軍還有三萬多人,但在輕騎兵連弩的前後夾擊之下,必然傷亡慘重,即使他們能逃出去一些兵馬,人數也必然有限,如此一來,西部鮮卑的元氣大傷,這也會使我們將來北伐的難度大為降低,主公的主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