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迷惑城中的黃巾軍,讓他們以為官軍是到荊州的治所襄陽城,另外還不能讓太多的部隊從宛城外過去,免得讓城中的張曼成看到有幾萬騎兵之後,根本沒膽量出來搶糧,所以隔天大軍前進之時,隻派了顏良的輕騎兵第一軍一萬人從宛城之外經過,而其餘的一萬五千人則遠遠繞過宛城,到宛城以南二十裏外的地方,找個隱蔽之處埋伏起來,好等著宛城的黃巾軍士兵前來搶糧。當幽州大軍一切都按照事先的部署行進之時,果然當輕騎兵和運糧隊經過宛城之時,城牆上的黃巾軍士兵遠遠看到了官軍的出現,那一萬人的騎兵隊伍已經讓他們感到震撼了,畢竟當時大漢的南方馬匹很少,因此不管是官府的郡國兵還是黃巾軍隊伍中的騎兵都少的可憐,今天黃巾軍士兵一下子看到上萬人的騎兵,果然讓他們吃驚不小,待看清了隊伍的旗號之後,馬上去向刺史府中的張曼成稟報。
聽說城外來了不少官兵,張曼成也很吃驚,他原來一直防備官軍會從宜陽方向過來進攻,因此在那邊安排了很多眼線,可是沒想到官軍竟然是從豫州的潁川方向過來的,難道是潁川的波才彭脫他們已經糟了官軍的毒手,要不然怎麼能放任這麼多官軍從他們那裏經過。
當官軍的騎兵隊伍過去之後,隔了一會兒,便是一支由幾百名騎兵護送的運糧隊,看到那些馬車之上似乎裝滿了糧草,一直為自己的部隊無法填飽肚子而經常愁的張曼成眼睛都亮了,雖然前邊剛剛過去了一支上萬人的騎兵隊伍,但是這支運糧隊似乎隻有四五百名騎兵護送,加上那些趕車的馬夫也不過千人,自己城中現在可是有近十萬人的隊伍,雖然馬匹不多,可現在自己也拚湊了有上千匹戰馬,說是戰馬,其實中間好多是他們從百姓家中強征來的,原來這些馬根本就是用來幹活的,現在為了擴大自己的聲勢,被張曼成也都用作戰馬,隻是以前與官兵作戰,大部分都是攻城爬城牆,因此都是步兵的活,根本就沒有用上這些騎兵,今天總算有機會了,張曼成沉思了半天,最後還是沒有經得住那些糧草的誘惑,於是伸手把身後的裴元紹叫了過來,因為那支騎兵隊伍一直以他為統領。
張曼成對裴元紹道:“裴將軍,看到那支運糧隊了嗎?我剛才大致算了一下,一共過去了四百多輛馬車,算起來應該拉著幾十萬斤糧食,這要是搶過來,足夠我們吃上十天半個月的,你看你的騎兵隊伍能完成這個任務嗎?”
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騎兵與剛才那支官軍隊伍的巨大差別,但是後邊押運糧草的隻有四五百人,
應該不是自己一千人的對手,因此裴元紹挺起胸膛,高聲對張曼成道:“請渠帥放心,我們這就出城,保證把那些糧草都搶回來。”
張曼成心中大喜,忙讓裴元紹帶著一千名黃巾軍騎兵出了宛城,同時再三叮囑他要是前邊的官軍回來助戰,一定不要與他們纏鬥,隻要糧草到手,便馬上運回城來,裴元紹答應一聲,然後帶領手下騎兵出了宛城南門,向著那些運糧官軍消失的方向追了下去。
當聽到身後傳來馬蹄聲響之後,跟在運糧隊之中的張飛和徐晃二人大喜,看來城中的黃巾軍士兵上鉤了,於是二人忙催促那些馬夫加快度,盡量把黃巾軍士兵引到遠離宛城的地方,這樣城牆上的士兵才無法看到以後生的事情。
雖然幽州運糧隊的馬車度不慢,但是再怎麼快也跑不過那些騎馬的黃巾軍騎兵,結果在離開宛城不到二十裏的地方,裴元紹領著一千騎兵終於追上了前邊的官軍運糧隊。
這五百名跟隨運糧隊的輕騎兵都是徐晃的部下,他們早就看到了在身後苦苦追趕的黃巾軍騎兵,隻是因為要把他們引得離宛城遠一些才好消滅他們,因此這些輕騎兵在徐晃和張飛的帶領下,早就做好了準備,而且他們也知道其餘的幽州士兵就在前邊設好了埋伏,隻要這些黃巾軍進入幽州大軍的伏擊圈,那就是他們的末日到了。
前邊就是一片樹林,而道路便是從樹林中間穿了過去,張飛和徐晃知道老劉帶領的大軍就在樹林中埋伏,因此當裝著糧草的馬車過去之後,兩人便帶著五百輕騎兵調轉馬頭,對著黃巾軍端起連弩,等著他們前來送死。
裴元紹看看前邊的運糧隊已經離自己沒有多遠了,因此催促手下士兵快馬加鞭,爭取早點追上他們,免得跑的太遠了生什麼意外。
等他們一出樹林,便現前邊的官軍早在那裏等著自己了,裴元紹雖然覺得有些不對頭,但看到官軍隻有自己人數的一半,因此便高喊著“衝啊”,帶頭舉著手中的長槍向官軍的隊伍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