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策已定,老劉便和戲誌才返回了幽州軍隊的大營,同時將營中眾將召集到老劉的中軍帳中,把明天的行動進行了安排:明天
吃過早飯之後,關羽、顏良帶領輕騎兵,蹋頓、張飛率領突騎兵分別前往潁川的東、南兩個方向的城牆進行攻擊,在他們攻擊之前,先由裴元紹和周倉、龔都幾人前去勸降,估計城上的黃巾軍不會輕易投降,這樣的話,輕騎兵和突騎兵就用連弩和標槍對城牆上的黃巾軍進行攻擊,盡量殺傷他們的有生力量,才會起到震懾他們的作用。
眾將官得令,分頭下去安排明天的行動去了,而老劉也在自己的大帳中練了一個時辰的內功之後,安然入睡了。
第二天的上午,潁川城牆外邊,幽州戍邊軍全部出動,突騎兵從南麵向潁川逼近,而輕騎兵則由東邊做好了攻打潁川城的準備,新軍也在曹操和袁術的帶領下,扛著雲梯在幽州大軍的身後待命,他們的目的是到時候佯攻城牆,好把躲開的黃巾軍士兵引到城牆上來,不過在他們動手之前,先由裴元紹和周倉、龔都三人前去對城中的黃巾軍進行招降。
城上的黃巾軍聽到三人說起宛城的張曼成已經自盡身亡,而宛城的九萬多黃巾軍除了被官軍消滅的兩萬多以外,基本都投降了官軍,不由得都是心中大驚,宛城他們都知道,那裏一是城牆比潁川高大結實,二是城內的黃巾軍士兵人數比潁川多了幾乎快一倍,雖然他們有些不相信城下幾人的話,但是畢竟有些黃巾軍士兵認識這幾人便是南陽黃巾軍的幾員大將,看來他們也都投降了官軍,城上的這些士兵畢竟不知道該如何行事,於是急忙派人去城中,將外邊生的情況報告給波才和彭脫二人。
得知宛城的降將來潁川勸降,波才和彭脫覺得事態嚴重,因此二人急忙來到了城牆之上,果然看到了幾位舊識和幽州大軍都在城外待命。
城牆下的裴元紹等人也看到了波才和彭脫來了,他們以前就很熟悉,因此裴元紹急忙道:“波才渠帥、彭將軍,你們不要在抵抗了,如今幽州的官軍已經消滅了宛城的黃巾軍,神上使張曼成被圍在內城,服毒身亡,現在宛城的九萬大軍除了少數被官軍消滅以外,大部分都已經向幽州的官軍投降了,幽州刺史劉大人答應一定會保全他們的性命,另外有願意跟隨劉大人去幽州的,幽州官府也會為他們安排好今後的生活,二位將軍可以看看,我們身後便是幽州的精銳大軍,雖然我知道你們手下的士兵也很強悍,但是與幽州大軍交手,你們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所以我勸你們還是趕緊納城投降吧,這樣還能保住你城中幾萬黃巾軍士兵的性命,二位將軍意下如何?”
波才和彭脫對望了一眼,他們也看到了遠處那支殺氣騰騰的隊伍,而且上次在追擊董卓的河東軍時,也曾與幽州的輕騎兵打過一場遭遇戰,結果自己這邊可以說是被官軍的連弩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要不是有自己放的那場大火擋住了官軍的追擊,恐怕那天自己的幾萬大軍都要報銷。
原來這支大軍便是聞名天下的幽州輕騎兵,難怪戰力如此強橫,遠遠望去,輕騎兵的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下,散著耀眼的光芒,而且他們的戰馬高大健壯,士兵軍容整齊、士氣高昂,讓他們與這樣的部隊交戰,確實令二人從心底生起一股寒意。
但是他們畢竟也是最早追隨張角的幾人之一,深得張角信任,因此即使打不過城外的幽州大軍,他們還是抱著一絲僥幸的想法,隻要自己不出城與官軍為敵,讓他們來攻城,有了城牆的掩護,諒官軍也占不到多大便宜,宛城城破,看來主要是因為城下的這些大將背叛了張曼成,投降了官軍,否則官軍肯定不會輕易便攻占宛城,所以想到這裏,波才和彭脫一起拿出長弓,搭上羽箭便向城下的幾人射了過去。
看到他們也不說話便向自己幾人放箭,裴元紹他們三人知道勸降無望,因此急忙打馬離開了城邊,免得遭了他們的毒手。
他們身後的關羽和顏良看到城上的黃巾軍根本不理會幾人的勸說,馬上開始指揮輕騎兵向城牆逼近,等到了一百五十步遠的距離時,隊伍一字排開,開始向潁川的城牆上拋射弩箭。
南邊的蹋頓和張飛聽到了關羽他們進攻的號令後,也開始指揮突騎
兵進入連弩的射程,開始向城牆上放箭。
雖然曾經見識過幽州官軍手中這種兵器的厲害,但是原來他們並不知道連弩的射程竟然如此之遠,看到官軍在一百五十步以外停下以後,他們還以為官軍不再攻城了,隻是為了嚇唬自己來的,但是沒想到隨著官軍將官的一聲令下,無數的弩箭飛上天空,劃出一條優美的拋物線之後,重重的向城牆上的黃巾軍士兵射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