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輕與王當都是管亥親手培養起來的,因此二人對管亥是言聽計從,當下首先表示支持管亥的決定,他們也要加入幽州的大軍,將來征戰沙場、建功立業,隻是他們也向管亥建議:投降官軍之後,絕對不能與昔日的戰友為敵,因此劉大人不能派他們去打其他地方的黃巾軍。
他們二人一發話,其他的那些黃巾軍將領也沒什麼可說的,於是經過短暫的商議之後,管亥便決定帶著這些人向官軍投降了。
管亥先讓大家去向城中的黃巾軍士兵傳達他們的決定,同時告訴大家不願意投降的,可以放下武器做一個普通百姓,想離開奉高的也不阻攔,願意去其他地方繼續當黃巾軍的,也任由他們去投靠其他地方的黃巾軍隊伍。
結果最後六萬多人大都選擇了投降官軍,並且跟著幽州刺史劉大人去幽州討生活,至於到了那邊之後幹什麼?那就等到了那邊看情況再做決定。
剩下的一小部分黃巾軍士兵選擇了離開奉高,前往汝南去尋找地公將軍鬼影和人公將軍張梁,他們的人數不多,隻有三千多人,管亥也沒阻攔他們,派王當將他們從南門送出城外,然後他讓城中的黃巾軍都到校場中集合,等待官軍前來受降。
管亥在安置好一切後,帶著這些將領來到了老劉麵前,眾人跪倒在地,由管亥帶頭,表達了他們願意向官軍投降的意願,還有將來隨老劉一起回幽州的決定,但是他們有一個要求老劉必須答應,那就是如果幽州的官軍繼續前往各地鎮壓殘餘的黃巾軍,他們絕不參與。
兵不血刃便解決了奉高的戰事,而且還得到了近六萬人口,老劉心中當然高興,至於他們不參加攻打黃巾軍的戰鬥,老劉當然理解,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他馬上表示歡迎他們到幽州去,並且答應他們的要求,決不派他們參與征討黃巾軍的任何行動。
董卓雖然有些眼紅,但是他一沒有老劉這樣的財力物力養活這麼多人,二也確實沒有地盤來安置這些黃巾軍,所以他隻能是看著眼紅,不過想想張角雖然病死了,但畢竟也是被他們追殺所至,所以這個功勞,怎麼說也有自己的一份,因此董卓便不再幹預老劉收編俘虜的行動,看看這裏也沒自己什麼事了,他便帶著自己的那些人進了那所院子,找了個地方睡覺去了。
而老劉等人也在接受了管亥為首的這些黃巾軍的投降後,將他們分批安置到原來駐紮的地方去休息,而奉高城四門的守衛任務當然要由輕騎兵來負責,現在兵力有限,因此每個城門派遣了八百人前去防守,而剩餘的不到三千人負責城中的治安,至於這些黃巾軍的俘虜,老劉在於戲誌才商議之後,決定讓顏良明天便帶著他們返回幽州,為了安全起見,老劉也給顏良派了一千名輕騎兵與他一同回轉幽州,這樣跟著老劉繼續征戰黃巾軍的,便隻有他身邊的不到五千名輕騎兵,還有蹋頓張飛在濮陽的六千多突騎兵了。
管亥和他身邊的兩員大將孫輕、王當本來想跟著老劉多學習一些東西,但一是他們曾說過不能參加征剿黃巾軍的行動,二是老劉也希望他們能帶著那些投降的黃巾軍,順利返回幽州,所以在與他們三人一番長談後,三人受教頗多,都心悅誠服的跟著顏良,踏上了前往幽州的征程。
其實老劉極力想收服這支黃巾軍的隊伍,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後來青州的黃巾軍非常猖獗,結果是曹操來到青州招降了他們,得到了他日後征戰天下的一支精兵,便是聞名天下的青州軍,因此現在自己先把青州軍的根本給收編了,將來曹操即使再有本事,恐怕想和原來那樣打造出一支精銳的青州軍來,也會費上很大一番周折的。
等顏良帶著管亥他們離開後,老劉也與董卓、戲誌才商量了一下,現在兗州的黃巾軍已經基本被鏟除了,因此張梁與何儀在汝南的那支黃巾軍便成了黃巾軍最大的一股勢力,而且管亥也告訴了老劉,鬼影便是去汝南找張梁去了,所以老劉打算先返回濮陽,與皇甫嵩會合後,再一起去汝南幫助朱儁,盡快消滅張梁等人。
可是現在董卓又打上小算盤了,他連忙對老劉道:“玄德老弟,我現在就這一百人了,去了汝南恐怕也幫不上你們什麼忙,張角的屍體現在已經落到我們手中了,我看不如這樣吧,玄德去濮陽與義真他們會合,前往汝南支援朱儁大人,我就把張角的屍體運回洛陽,向朝廷稟報咱們的功勞,玄德你放心,我不會貪功的,這份功勞我一定會如實向朝廷說明,是咱們三家聯手得到的,玄德你看這樣可好,要是你同意,我馬上就上路,現在天氣還很熱,時間長了,恐怕張角的屍體等不到運回洛陽,就已經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