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文醜坐堂(1 / 2)

看到城中的郡國兵警惕性都很高,認出是自己了才開城門,老劉很高興,於是便縱馬進了城門,勉勵了守城士兵幾句,然後在那名縣尉的帶領下,前往城中的縣衙。

還沒到縣衙呢,縣令也帶著幾個士兵向城門方向跑了過來,雙方正好在大街上遇到了,縣尉急忙上前對縣令到:“稟報大人,是刺史大人到了,我已經把大人接進城了,正要前往縣衙呢。”

一聽是刺史大人到了,縣令急忙上前給老劉行禮道:“不知是大人到了,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大人恕罪。”

老劉急忙把他扶了起來,然後道:“我這次來,本來也不想驚動你們,隻是今天天色已晚,錯過了過夜的地方,沒辦法,隻好到城裏來歇息一晚,還請二位給我們安排一下,明天一早我們再到縣衙說話如何?”

“是,下官這就去給大人安排歇息的地方。”縣令說完,便急忙派人去縣城中的館驛把房間都收拾出來,讓老劉他們前去休息。

縣令與縣尉親自把老劉等人送入館驛,關羽和張飛等人自去安排親衛隊員放哨站崗,館驛中的廚師知道今天來了貴客,都被叫起來為老劉他們準備飯菜,忙活了半天,老劉等人才吃上了晚飯。

看到縣令與縣尉還在一邊候著,老劉便讓他們回去了,今天晚上自己就在館驛中休息了,明天上午,自己會去縣衙轉轉,看看如今右北平的漢人與烏桓人相處的如何,是否做到了老劉當初預想的那種互相融合的結果,要是做到了,那右北平太守時風與都尉鄒靖的職責就算完成的很好,否則,老劉就會督促他們盡快將民族融合的問題解決好,這樣才能使幽州各地的百姓都能其樂融融的生活,更為將來平定北方後如何與那些外族相處做好準備。

第二天清晨,一大早縣令便帶著縣尉、縣丞等人,前來館驛迎接老劉等人前往縣衙,老劉他們早就吃過早飯了,於是留下關羽和太史慈帶著親衛隊員去城中的校場操練,老劉則與其他幾人跟著縣令去了縣衙。

路上老劉問起縣令的名字,縣令聽到大人問話,趕緊上前答道:“回大人的話,小人姓於名清,乃是遼東人氏,縣尉是跟隨大人從薊縣過來的,姓董名路,而縣丞是太守時大人從土垠派來的,姓高名頌,我們幾個在無終已經有一年多了。”

原來他們幾個都是從外地派來的,不過從街上百姓的情形來看,無終的治安與城防做的都很好,百姓安居樂業,城中也似乎沒有什麼大的紕漏。

到了縣衙之後,於縣令趕緊請老劉到客廳中坐下,他則與縣尉縣丞在下首作陪。

老劉問起目前無終城中烏桓人與漢人相處的情況,縣令於清道:“回大人,自打右北平郡在去年被大人率兵攻下來之後,由於太守時風時大人原本便是本地人,他又長期擔任烏延部落的軍師,所以本地的烏桓人和漢人都很相信他,而大人要求我們地方官府也對烏桓人一視同仁,把他們當成自己人一樣看待,所以我們也一直沒有歧視他們,因此現在無終城中的漢人與烏桓人相處的很好,加上從去年開始,我們這裏發現了大量的鐵礦,開采鐵礦所需要的人工很多,因此現在百姓大都有事做,有工錢賺,還有就是現在南來北往的商賈也經常在這裏落腳,因此無終已經不是原來那個什麼都沒有的貧瘠城市了,而是越來越繁華,這次大人平定黃巾戰亂後,從冀州也向我們這裏遷來了近萬的人口,這對無終今後的發展會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聽於縣令說完,老劉又道:“於縣令所說的,都是好的方麵,有沒有什麼不好解決的問題呢?”

於縣令考慮了一下,然後道:“大人所說的,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有時候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也會在烏桓人和漢人之間產生一些矛盾,另外就是最近南來北往的商人多了,不可避免會與本地的百姓發生一些糾紛,不過這些都是小事,不會影響無終發展的大方向的。”

原來是這樣,老劉和戲誌才聽了以後點了點頭,這樣就好,隻要烏桓人與漢人能和睦相處,用不了太長時間,他們就會融入到大漢這個大家庭之中,到那時也就不會再有什麼民族矛盾,而將來征服了北方的那幾個民族之後,也用同樣的方法來同化他們,畢竟大家都是一個祖先,犯不著總是你爭我奪的,當然對於三韓和倭國,則自當別論。

幾人接著又說了一些有關北方鮮卑的事情,正在這時,外邊傳來一陣擊鼓聲,按照當時的規矩,這是有人來找縣令告狀來了,於是於縣令急忙請示了一下老劉,然後便帶著縣尉縣丞升堂去了,老劉和戲誌才簡雍他們也想看看於縣令的能力如何,便也出了客廳,到縣衙的大堂上去旁聽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