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馬韓之戰(1 / 2)

其實這座耽羅島,便是後世韓國南邊的濟州島,島上有韓國的最高峰,也就是因為烤肉而聞名各地的漢拿山,隻要把耽羅島拿到手裏了,將來便可以把這裏作為幽州水軍向倭國發動進攻的跳板,因為這裏離倭國的最南端隻有不到五百裏的距離,另外就是水軍南下時,也可以把這裏作為中轉站,在這裏補充糧食和淡水,這樣幽州的水軍便可以到達南方的會稽等地,因此也使得幽州水軍的戰船可以達到大漢沿海的所有港口城市,為老劉將來與群雄爭奪天下,增加了一枚分量很重的籌碼。

按照周泰和蔣欽的安排,一名幽州水軍的連長帶著五百名士兵跟著王太老人,上了耽羅島,他們的任務是盡快將整個島嶼的防禦設施建好,同時在王太老人所居住的村莊內建起一座城池,城牆目前可以用高大的樹木來搭建,畢竟島上的樹木非常多,而有了這座城池,就可以在島上抵禦其他軍隊的攻擊,等將來回到幽州之後,再派人把這座島嶼的情況報告給主公,讓主公派些官員前去管理這座島嶼,以便這裏將來也成為幽州水軍的一座海外港口。

然後周泰與蔣欽按照王太老人所告訴他們的方向,將船隊前進的方向定為正北方,正好現在海麵上風平浪靜,於是每艘戰船上的槳手全部就位,以最快的速度向著馬韓的方向劃去。

四個多時辰之後,船隊終於看到了遠處的海岸線,他們是從傍晚時分從耽羅島出發的,現在天色已經微明,海岸上並沒有看到有軍隊駐紮,估計是這個方向基本沒有什麼船隻過來的緣故,於是周泰與蔣欽吩咐船員找一個港灣把船隻劃過去,然後所有船隻都在這裏停泊,再用登陸艦把士兵運到岸上去,留下兩千士兵在船上守護,其餘的一萬三千五百人都跟著周泰和蔣欽登上馬韓的土地,準備從這裏向北方進發。

周泰所率領的這支水軍隊伍中,還有一千二百名騎兵,因為船上的空間有限,所以這次出征,雖然幽州水軍的全部戰船幾乎都出動了,但是由於運載了上萬的水軍士兵,所以也隻能運載一千二百匹戰馬,不過三韓的騎兵數量不多,因此能有一千二百名騎兵,也可以對他們構成很大的威懾,而其餘的水軍都配備了連弩,這也是老劉專門吩咐過的,畢竟水軍士兵的戰力稍遜於輕騎兵和突騎兵,因此水軍的連弩倒是給配齊了,以此來彌補他們訓練時間短和戰力不足的缺陷。

由於馬韓的南方和西方都是大海,因此這一帶的兵力並不是很多,他們幾乎把國內的兵力大部分放在了與大漢樂浪郡交界的地方,還有一部分是布置在了與辰韓與弁韓相接的部分,隻不過馬韓的兵力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五萬多人,而且裝備也不是很好,比起當年的烏桓人還大有不如。

在三韓的土地上,東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帶,這部分占了三韓土地的三分之二以上,而馬韓所在的地方,則主要是平原,適宜各種莊家的生長,馬韓之所以能在三韓中最為強大,也是因為他們占據了最好的這片土地的緣故。

不過目前的三韓之中,弁韓雖小,但是其製鐵技術卻是三韓之中最高的,不僅是鐵製農具,還有很多的鐵製武器,馬韓士兵手中的很多兵器和護具都是從弁韓人手中買來的,或是用水稻等農作物換回來的,隻不過三韓的馬匹很少,戰馬更是少得可憐,因此才會出現老劉他們初次與馬韓士兵交戰時,馬韓士兵中竟然有人騎驢上陣的情況。

周泰蔣欽帶著的幽州水軍士兵很快便占據了馬韓南端的大片土地,隻是這裏沒有太多的馬韓軍隊駐紮,所以他們幾乎沒遭遇太大的抵抗,

而就在周泰等人迅速向馬韓的北方進發之時,從樂浪進入馬韓的高順所帶領的隊伍則遇到了馬韓的主力部隊,他們借助地形的掩護,開始了抵抗漢軍的行動。

由於當時的的三韓都沒有像樣的大城,所以為了抵禦各部落之間的衝突,馬韓的百姓大都居住在山裏,尤其是地勢險要的地方,更是他們喜歡居住的首選之地,而他們在得知大漢軍隊向他們發起了攻擊之後,如今的馬韓國王樸宗萬馬上傳下命令,三韓的所有軍隊馬上做好戰爭的準備,在各處險要的地方修建各類軍師設施,以抵禦大漢軍隊的侵略。

同時,樸宗萬也親自率領馬韓的全部兵力,總共大約是五萬多士兵,同時他還臨時招募了大批的青壯年加入軍中,一時之間馬韓的總兵力達到了十幾萬人,隻是他還沒有得到漢軍也從南方進入了馬韓之地的消息,因此樸宗萬率領十幾萬人在漢江以南的北漢山一帶駐紮,同時在一處險要的地方修建了非常牢固的工事,漢軍要想進入馬韓的內地,就必須突破北漢山要塞,而北漢山要塞建在了兩座大山之間,兩側的山勢陡峭,漢軍從兩側也無法繞過去,因此雙方不可避免的在北漢山要塞爆發了一場攻防戰。